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

我是张旭语文,很愿意与您一起探讨问题的实质!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些家庭教育的经典作品的影响,才有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各自独立又殊途同归的家训、家风 。才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成为世界家庭教育的一技独秀者 。那么,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呢?
第一,家庭教育是个人品行教育的主阵地 。
一个人的品行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养成的,有句俗话叫“看人要查三代”,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人的品行是多元体,大到孝顺,小到扔纸屑,每一个行为都要依赖教育来养成,而家庭教育正是这些行为的生源地 。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书香门第、官宦富绅,百姓人家,虽然文化、地位、贫富有别,但家庭的品行教育却是一致的 。谁家也要讲孝道,谁家也要论勤俭,谁家也得待人接物,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公平性所致 。所以:
“孝道”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因而,我们常常通过"孝”来判断一个家庭和家庭成员的优劣 。如果一个家庭缺失孝道教育,其家庭成员必将被人不齿,其与人交往一定孤立无助,而且其行径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 。

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

文章插图



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制定了约定俗成的丧事规成,并以此来惩诫后世子孙 。大家大概都参加过丧礼吧,西北的丧礼中,父母离世,遗体要停放在主屋,用白纸围起来(称围灵),子女要跪在铺有麦秸的地上给亡父或亡母烧纸钱,有邻里、亲朋来吊丧,要以哭声和跪拜迎接,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三、五日,一直要跪到下葬为止 。从家里到坟地的路上,子女手握一尺长的孝捧,孝捧一头着地,一头握在手中,非要弯曲身体才能走路 。跪拜和弯曲身体走路,实际上是对子女的惩罚和告诫,也是对所有来参加丧礼的人的告诫 。要让人们明白孝是天地定的规则 。
"勤俭”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
我的父母亲是农民,小的时候,是大集体时代,生活很艰辛 。记得父亲吃用谷子做的馍馍的时候,经常用双手捧着吃,一点渣渣掉到地上都要捡起来吃掉 。母亲要把锅巴铲下来自已吃了 。他们的行为对我的影响刻骨铭心,现在的生活非常好,可我依然很节俭,从不浪费吃的东西 。这是家庭教育使然 。
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

文章插图



曾国藩在《曾文正公家训》中写道:“家俭则兴,人勤则健 。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它道出了勤俭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的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少不了勤俭教育 。
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

文章插图



“待人接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轴 。
礼数在每个家庭中都是很被重视的教育内容 。有亲戚朋友到访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给客人揣茶倒水、递烟斟酒 。把上座留给客人,让客人先动筷子吃饭 。告别的时候,一家人都要送客人出门 。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地接受到了这样的教育,成人后自然待人有礼有节 。
我们需要怎样认识家庭教育?

文章插图



诚实和守信是经常挂在父母嘴边的话题 。小孩子撒谎了,是要挨父母骂的,甚至要挨打 。父母亲会常常给我们说:答应别人的事,再难也要做到,千万别哄了人家 。这是一种很朴素的语言教育,但意义却很伟大 。
孩子的品行养成主要源于家庭教育 。所以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对孩子的品行教肓,尤其是一言一行的细节教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