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用途?

香附子我们这里俗称雪草疙瘩,是一种常用药 。
香附,别名:生香附、香附子、附米、香附米、香附、碎香附、醋香附、雷公草、回头青、莎草根、雀头香、三棱草根
性味:味微苦,性平 。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疏肝,消肿 。
香附主治:
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脘腹胀痛和消化不良、胸脘痞满、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以及冲任失调、胎气不和之胎动不安等 。本品既能疏肝解郁,又能通调三焦气滞,有“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之誉 。
现代用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壶腹部溃疡、胃神经症、坐骨神经炎、丝虫病、扁平疣等 。
下面三张图依次是香附原生植物,生香附,制香附 。
香附?
【功能与主治】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常用于: ①肝郁 气滞所致胁肋作痛、脘腹胀痛及疝痛等; ②肝郁气滞所致月 经不调、痛经及乳房胀痛等 。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煎剂6~12g; 或入丸、散 。外 用: 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
【新用途】
一、外科
1. 丝虫病: 鲜香附30~60g,水煎,早晚空腹分服 。
2. 丹毒: 香附30g,烧干研末,贮瓶备用 。用时,取温 黄酒送服,以微醉为度,不饮酒者,用温开水送服亦可,每 日1次 。
二、骨伤科
腰痛 。生香附粉,冷开水冲服,每次4g,1日3次,不 宜水煎 。用于治疗肾结石、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属寒、 实证者均佳 。
三、儿科
慢性腹泻: 制香附50g研未,加米酒调成干糊状,做成 小饼,用纱布包囊,待小儿入睡后外敷神阙,每次4~6小 时 。
四、皮肤科
1. 扁平疣:香附注射液,每支2ml(每毫升相当生药3g),成人隔日或每日肌肉注射4ml,儿童酌减,孕妇忌用 。10~ 15次为1疗程 。
2. 寻常疣:香附30g 乌梅30g 木贼草30g,水煎2次,去渣取液,约300ml左右,待温后浸泡或湿敷于皮损处,每 日2~3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3~5日 。
五、五官科
链霉素中毒性眩晕、耳鸣: 香附30g 柴胡30g 川黄 15g,共烘干研细末,装入胶囊 。成人每次2粒,1日3次,饭后服,老人及儿童酌减 。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慎用 。
香附在传统中药行气药中占有非比寻常的地位 。中医药体系里面,一个人的“气”顺不顺畅,通常和我们的肝脏有重要关系 。两协胀痛、疝气疼痛、情绪的低落、进而抑郁症的发生,都有可能由最初的’“气郁”引起,而气郁的发生则由肝郁引起 。香附辛散性平,入肝经而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凡肝郁气滞之症,无论虚实寒热,其皆可入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香附的水煎溶液,可以明显增加胆汁的分泌量,且对肝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即香附具有保肝护肝的作用 。
另外,香附还有一美称,被历代医家誉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这除了说明香附具理气之功效,还说明了其在女科方面的作用和重要地位 。香附可改善女子的月经不调、痛经、以及乳房胀痛之症 。尤其适宜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这些症状,可单用煎服,亦可根据病症的表现,配伍活血行气、调经止痛之药,诸如川芎、枳实等 。
用香附止痛生用较少,一般需醋制使用,因为若是止痛,醋制香附效力更强 。其实香附不仅有助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诸多症状,因其入三焦经,故而,中焦、及其胸中气滞之胀痛,香附均可奏效 。纵然香附功效那么好,地位如此之高,但其也有不适宜之人群,因香附辛散行气,具有耗气伤阴的弊端,故而阴虚、血热者要慎重服用,用之不当,恐加重病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