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软屉藤编工艺,彰显古典家具魅力( 二 )
软屉一般分为两层 , 下层为棕屉 , 上层为藤面 。 藤面由细藤、竹面和其他丝线做成 , 藤的宽度根据家具不同一般分为1.5mm/1.75mm/2.0mm/2.5mm四种规格 。 有些客户刚刚接触软屉家具时往往不敢用力的坐上去 , 怕把席面做坏了 , 这种担忧大可不必 。 因为席面的下层为棕面 , 起到了保护席面和辅助席面承重的作用 。
藤编制作十分精巧 , 具体可分为直编和对角编两种编法 , 藤编通过经纬线的纵横交织制作出各式不同的图案丰富多变 , 如万字纹、喜字纹、福字纹等 。 精品的藤编软屉质地堪比锦缎 , 美观不亚刺绣 。
这些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软屉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坐于其上冬季可保温夏季可纳凉 。 在潮湿闷热的中国南方环境中其透气凉爽解暑排汗非常受人喜爱 。
精编的软屉家具若无人为伤害可使用100年以上 。 即使坏了或修补或重新编织都可 , 更换简单 。 冬季干燥的北方在软屉背面刷些淡盐水增加藤丝的湿度及韧性则能延长使用寿命 。
弘扬传统 , 致敬“匠心”
在工业化发达的今天藤编工艺仍需纯手工才能完成 , 工具只有剪刀、锥子等然而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非常耗费时间 , 极为考验手工艺人的精力和耐心 。 一把椅子编织之前要先铺棕绳需一整天的时间而编织时间至少7天 。 如果是罗汉床的话铺棕绳的时间则为5天编织时间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完成这还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两个人一起对头编织 。
藤编工艺特别考验匠人的耐心 。 经线压纬线纬线压经线藤席面在经纬线的纵横交织中形成 。 要根据器型选择藤条再设计不同的图案纹样 。 还要按照一定规律更改经线所压纬线的数量呈现不同的纹路然后再巧用纹路在席面中编织吉祥图案 。 如果要计算的话完成一块席面重复压与挑的动作差不多要20万次 。 然而 , 工匠们娴熟的技艺反映在薄薄的藤席之上彰显的却是传统文化的魅力 。
收藏家王世襄先生曾说过过去某些掘匠常用木板铺席代替藤编这种木板不但没弹性、不通风、不柔软还丧失了藤编的美感是破坏性的修理方法今人切莫重蹈覆辙 。 而当前藤编手工艺行业也是鱼龙混杂 , 价格更是上天入地 , 然而 , 作为一个手工艺者编织藤席要谨遵古制扬长避短 。 为世人所不齿滥竽充数的东西千万不要效仿 。
传统文化之于我们是不可复制的记忆值得被珍视、被守护 。 按照一般情况下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能被几个时代一直欣赏的东西必定会长久流传下去 。 在快节奏的当下藤编软屉之趣味、审美、境界离我们越来越近它的亲和、天然、文化性往往给人们带来内心的慰藉和性灵的归依 。
编辑丨苏素红木明式家具
资料来源丨互联网 , 侵权请告知
- 传统工艺振兴 | 邵成村:灰塑,简单材料里的大智慧
- 外国的民间传统游戏都有哪些?
- 坐月子期间可以吃葡萄吗?
- 新中式展现传统文化之美,充满典雅复古的美感
- 七月初七,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什么民俗和故事值得大家纪念?
- 24节气指的是什么?
- 中国传统价值观有哪些内容?你怎样看待?
- 极具地域特色的苏州传统民居
-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 陕西面食种类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