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姓的来源

【全姓的来源】

全姓的来源

文章插图
全姓是中国姓氏之一,为宋末元初之际,著名的学者,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之一 。他出身于教育世家,自幼立志治学,勤于治学,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在学术上,他从东周到战国,从秦汉到魏晋,在中国哲学史、文字学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全氏家谱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全姓的家谱,是我国目前研究全姓的主要著作 。全姓是当今一个比较特殊的姓氏,它跟其他姓氏不一样,有很多区别 。但是同其他姓氏一样,全氏有很多不同之处 。
1、全姓出自鲜卑,属于鲜卑族一个支系 。
鲜卑姓氏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有说法是起源于匈奴,也有说法是起源于鲜卑人,其中最多的一个说法是源于匈奴人 。鲜卑的氏族首领中,有一个叫拓跋和,他的后代被称作鲜卑人 。拓跋和又被称为拓跋鲜卑,拓跋是北魏宗室的称号,鲜卑人以姓氏为氏,有很多姓氏来源为鲜卑,但有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全姓来自鲜卑 。鲜卑族是我国北方各族人民中最为古老的一支,以游牧生活为主 。在北魏末年的时候,他们逐渐向中原迁移到草原地带定居下来 。公元527年前后开始与汉族通婚 。历史上将他们称为鲜卑蛮 。
2、全姓并非复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
姓氏考略载:“秦有姓全者,出自黄帝之后的颛顼之后,故为‘全氏’ 。”姓苑:“‘全氏’出自黄帝部落名称,故曰‘黄帝’ 。”列子·黄帝云:“易·系辞:‘生而有贵者兮,上善救世 。’”即黄帝部落中出现了贵族族姓 。在中国先秦文献中也出现过“全姓” 。比如史记·楚世家载:“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513年)二月壬子之正月壬申,天子亲诸侯,以天子之礼征伐楚国 。”周襄王为秦国所灭之后称西楚王师 。楚平王十一年(公元前556年)被秦国所灭之后又以“齐”为姓(但不能叫做“齐”),之后又有齐庄公、齐宣王、齐愍公等 。公元前476年楚国被秦国所灭之后在楚怀王元年(公元前497年)改国号为齐(楚在今河南省郑州市),到楚庄王十年(公元前479年)被秦军所灭之后又称“赵国” 。到赵最后一代赵武灵王时,全姓就不再是复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才被人熟知和使用 。”现在我们仍然在使用的“全氏”又是另外一个复姓全姓了 。
3、全姓与全姓人通婚现象很普遍 。
清朝时期,全姓人通婚现象十分普遍,如“全德祥”与张氏通婚,“全忠忠”与郭氏通婚,“全全忠”与吕氏通婚,“全忠忠”与王氏通婚,“全全明”与刘家通婚 。全姓人与全姓人通婚现象一般为两种:一种为父子间通婚;一种为叔侄间通婚 。全氏家谱记载:“至正十七年正月十一癸卯,即皇帝宣统元年正月庚申日也 。”在公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全姓人通婚占很大比例 。据中国姓氏大辞典记载:“全氏之字为子姓之一字,据元史·地理志载:‘全永良者,其字本字也’;‘全元亨’其字本字为孙姓之一字…”但并未说明全姓人与全姓人通婚情况为何如此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全氏与全姓人通婚现象十分普遍,这是由全姓这个姓氏本身所决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