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你去坐是什么梗?乐山旅游必看!


乐山大佛你去坐是什么梗?乐山旅游必看!

文章插图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坐像,又名凌云大佛,是我国四大古大佛之一 。乐山大佛历史悠久,是四川最早的石窟造像之一 。乐山大佛是一座开凿于唐代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民间个人集资修佛,历时10年完成的一尊佛像,被誉为“天下绝景,五岭之首”“乌尤山自然风光的艺术浓缩 。”乐山大佛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石刻艺术珍品之一” 。它通高73米,头南脚北;胸围90厘米,腰围80厘米;腿长75米,肩宽10米;脚长约11米……这组数据对比一下感觉还是非常厉害的 。那么这个位于中国四大古佛之一乐山大佛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1、最早是民间集资修佛
据凌云志记载:唐贞元九年(公元807年),佛教名山五指山在“三不渡”之危时,遭到盗贼进攻,唐僖宗朱载逃往成都避难,于当年十月在乐山刻石安顿下来 。而此时乐山大佛的开凿工作才开始 。当时的乐山处于四川盆地的东岸,三江汇聚成岷江,三江汇流之处便成了一处水势最为凶猛的险要地段,人们在此兴建大佛工程难度很大 。据新唐书载:唐僖宗李光是唐朝第一个修建大佛的皇帝,但在此之前他已修筑了五座大佛 。这些大佛的修建工程是由民间集资的 。也就是说在唐代之前的中国还没有一座佛教规模较大的石刻造像群(除了乐山大佛外) 。也正因如此,历代四川刺史、僧人和尚、士子等纷纷集资修建大佛 。
2、乐山大佛的特点为何这么多?
乐山大佛从开凿至今已1300多年,其特点究竟有哪些呢?这一点从其流传下来的“弥勒佛笑”传说中便可窥一斑 。“笑”即微笑,史记·滑稽列传云:“秦时巴郡太守张骞凿山为钱,使人民贫如洗,使人为之笑,谓之‘笑弥勒’ 。”张骞凿山为钱,是当时的一位很有名的富户,因爱慕财才放弃做官机会,决心修佛以救穷人之苦 。他在山上凿一山洞而出云:“我来为人做事,用所获来济穷人时 。”张骞于是便开凿了乐山大佛 。当时社会上认为金钱是人类唯一追求和渴望的财富,所以便给大佛取名“喜” 。
3、坐佛真的很丑吗?
【乐山大佛你去坐是什么梗?乐山旅游必看!】有人说坐佛很丑,其实,这样的说法纯属谣言 。乐山大佛的整个佛像形象,呈现出佛,佛与人间世的互动关系 。佛座为仰莲花头,双膝屈曲、双手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头顶圆台形佛座 。莲台上有莲花莲花座下有莲花座上有小莲花座里有小莲花座上有小莲花座上有小莲花座上有无华莲心座上有无莲心形石区小莲星池座等四个景致共18景所以说大佛也不会很丑!因为这是一个整体的造型!而且还有着“乐山大佛是四川最大的佛像”这一说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