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1做一款出口品质的收纳新星( 三 )


好在过了不久 , 后续遇上了嘿姐 , 借助她粉丝群的力量 , 一晚上完成了我可能要1个月的工作量 。 这效率高得出乎我的意料 , 只能说“粉丝真香” 。 这里感谢各位参与者 。 调研到大部分家庭深柜的深度在50~60cm之间 , 少部分会达到70~80cm , 甚至有一个还有写了100cm的(100cm深的柜子...不知道当时装修公司的人怎么想的) 。
2产品定位
核心理念/深柜救星 , 尽情享用每寸空间
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打造极致的空间利用率 , 当后续遇上多种方案犹豫不决要决策时 , 这个理念就要首当摆出来以此为评判标准 。
3从点子到产品
产品方向确认后 , 就经过了以下几个步骤最终产品落地

  1. 工业设计概念图
  2. 纸模型(硬纸板做的)
  3. 结构图
  4. 3次打样共4个手板
  5. 模具设计图
  6. T0阶段注塑样品
  7. 成品诞生

4产品主要特点讲解
可伸缩设计
  • 1. 深度可以在28~50cm进行伸缩 。 50cm的长度足以应对50~60cm的橱柜 , 成为一款名副其实能适应中国家庭橱柜环境的收纳盒 。
  • 2. 伸缩功能应该说是一个神级功能 。
  • a. 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讲可以适应不同场景 , 不用过多考虑尺寸的选择 , 节省脑细胞 。
  • b. 对于卖家来说可以减少物流成本和仓储成本 。 虽然制造成本的确高了 , 原来一个部件能搞定的事 , 现在需要做2套模具了 。 但是综合成本评估下来其实差不多 。
内翻导轨设计
  • 目前大部分伸缩收纳盒都是把导轨往外翻 , 还在表面上加了几个洞 。 这样的好处就是节省制造成本 。 但是会有2个缺陷:
  • a. 表面有洞 , 其实破坏了产品整体的完整性 。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讲 , 多多少少会有些膈应 。
  • b. 收纳盒边缘外翻后就导致了多个收纳盒并排会有更大的缝隙 。 本身就不是直角收纳盒 , 空间利用率已经缩水了 , 还要再来一个外翻的边缘进一步减少空间利用率 , 和收纳的底层理念背道而驰 。

防夹手设计
  • 外盒、内盒往里收的时候 , 收到底时会有2个支柱顶住 , 阻止继续内收 。 让内盒与外盒之间留出了一条空隙 , 这条空隙就是留出来防止手指被夹的小设计 。 不要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个设计 。

手写标签牌
  • 这是来源于嘿姐的创意 。 原话是“如果能直接擦写岂不是比打印标签更直接方便” 。 为了配合手写方便 , 特地加大了一号 , 比市面上其他直角收纳盒的标签牌要大了一号 。
  • 要注意的是擦写多了标签牌上可能会留有黑色笔记擦不干净 , 没关系 , 水洗一下就好了 。
  • 其实不止可以做标签牌 , 还可以有其他用途等待解锁 。 比如用于夹住开封过的零食包装口 。

组合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