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有过哪些有趣的故事?

提起童年趣事,可以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
我基本是与共和国一起长大的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即是指我们这一代人 。
那时候,虽然很穷,很落后 。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绝非今日可比 。
我们村是一座千年古村 。一条古街贯通东西,房屋鳞次栉比 。
天旱时节,铁轮车将街上的土碾轧得如面粉一样细 。遇到刮风,满街筒子都是黄尘 。我们将这细土称作塘土 。
这也给我们小孩带来了无限乐趣 。
我与玩伴们光着屁股,坐在塘土窝里,两双小脚相对,圈成一个四四方方的小框 。然后,将细土捧到脚中间,压实砸平 。嘴里还唱着自编的童谣:
豆腐豆腐行(熟)了么,
姑姑姨姨来了么?
对方答:“来了 。”
二人同时撤脚,一块方方正正的形似豆腐的土堆即出现在面前了 。
然后,又一拳砸得粉碎,溅得满身满脸都是土尘 。这是最开心的时候 。
即使下雨天,也有我们的乐趣 。
满街筒子的塘土,变成了污泥浊水 。。
我们会挖一点泥巴,将泥巴团在一起 。然后,像做窝窝头一样,将泥巴捏一个小坑,再使劲的向石头上摔去 。坑里的空气受到外界的压力,会在坑的底部爆开一个窟窿,并发出一声爆响 。溅起的泥渣满身满脸都是,我们成了一个泥猴 。
这时候,会让对方将手中的泥巴将这个小洞补上 。我们称这种游戏叫憋响窝窝 。
有时,我们会因为赔偿的泥巴多少,而争得面红耳赤 。
有时候,我们会把泥巴捏成人像的模样 。瘦一点的是孙悟空,丑一点的是猪八戒,胖一点的是沙和尚 。也会将玉米胡须粘在上面,做成女妖精 。
然后,用床单拉成一道幕布 。在幕布后面耍木偶 。我们叫耍影灯 。
看戏是要买票的 。戏票即是水果糖的包装纸 。是可以用野杏、野酸枣等换取的 。
不过,也有不要票的时候 。
写到这里,意犹未尽 。只是又要到地里去干活了 。
就此打住,以后再聊 。谢谢观阅!
下池塘洗澡,衣服被小伙伴拿走,只能光屁股回家 。
童年的趣事还真不少,就把最有趣的事分享给友友们乐呵乐呵 。那是1968年的事,刚8岁,还算是一个挺讨大人和兄弟姐妹们的喜欢 。那时家里人口多,生活比较拮据,虽然自己是最小的,但是,想每顿饭吃点菜是一桩很奢侈的事了 。有一天,父母做了油辣菜(就是旮瘩肉切成丝经过制作,丝汤都是辣的),事后才知道这道菜,比较实惠 。可又一天,因事淘气,兄弟姐妹有点烦,我仍然不听劝阻,当时有可能是二哥出的点故吧,就拿出油辣菜,剩上了一小碗,丝很少,汤挺多的,并神秘的告诉我,趁大人不在家,给我偷点菜吃,可保密,我信以为真,就高兴起来了,这时就端起碗,一口气就把菜汤喝尽,这时他(她)们捂着嘴就回过了头,可我淘淘大哭,连蹦带跳口张大嘴,鼻子如出火似的,两眼泪流不止,真是说不出来的滋味,过了十几分钟,就慢慢的回复一切,从此,知道了不乖的孩子会受到惩罚 。现一60岁的人啦,当兄弟姐妹团聚的日子,总是有人提起这件事,气氛就达到了高潮,我感到特别的高兴而有趣 。仅是个人认为,如有不够有趣,敬请指正 。谢谢 。
谢谢邀请!童年的回忆,就像一本大词典,满满的都是精致!记忆最深的是春节打灯笼,每个孩子手里都提着灯笼,从村西到村东,满满的星星点点,漂亮极了!还有就是踢毽子,跳方格,扔布包,满满的欢喜和运动!
文革时期父亲做手术,把六岁的我送回延庆姥姥家寄养 。我最喜欢和堂舅去山里放马,山沟里几间茅屋 。夜晚泉水叮咚作响,偶尔远处有几声狼嚎 。舅舅晚上要去山坡上巡视马群,一般都是等我睡着才去 。有一回我一觉睡醒了,发现身边没人就出去找,走到半山腰看一个四蹄黑影走来,我马上意识到狼来了,想喊吓得发不出声,头皮发麻 。一个响鼻,我的心落地,是经常一起玩的小马驹 。如今年过花甲,最向往的还是大山里日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