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汉字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故事简单

古往今来 , 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炼字佳话 。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 , 人们深刻挖掘它深厚的文化内涵 , 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一种充满智慧的表达方式 。民国期间 , 就发生了许多与汉字有关的史实及逸闻趣事 。
故事一:1916年年初的一天 , 新婚不久的宋庆龄和孙中山在公园散步 。两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讨伐袁世凯的事情 。宋庆龄笑着对孙中山说:“逸仙 , 我想到一个讨袁的上联 , 你对得出吗?”
“庆龄 , 你不是苏小妹三难新郎吧?说来听听 。”
宋庆龄轻声吟出上联:“或人园中 , 逐出老袁还我国 。”繁体字“公园”的“园”中是袁世凯的“袁” , 赶出“袁”换成“或” , 便成了繁体字“国家”的“国” 。立意深刻 , 构思又十分巧妙 。
孙中山边走边想 , 片刻之后 , 吟出下联:“余行道上 , 义无回首瞻前途 。”“余”字换出“首”字 , 道路的“道”便变成了前途的“途” , 和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借联抒怀 , 可谓眼界高远 。宋庆龄不禁拍掌称妙 。
同年6月6日 , 妄图复辟帝制的袁世凯 , 在全国人民的强烈声讨中 , 忧愤交加 , 终于一命鸣呼了 。
故事二:有一次 , 张作霖参加一个酒会 , 席间 , 一日本名流拿出笔墨请张作霖赏幅字画 。他知道张作霖出身绿林 , 识字有限 , 想当众出他的丑 。
【古老汉字的故事 关于汉字的故事简单】不料张作霖胸有成竹 , 挥笔写了个大大的“虎”字 , 然后落款“张手黑” , 掷笔而起 , 众人一阵喝彩 。这时张作霖的秘书凑近告诉他 , 小声提醒说:“大帅 , 你的‘墨’字少个‘土’成‘手黑’了 。”张作霖眼珠一瞪说:“我还不知‘墨”字下面有土 。这是给日本人的 , 不能带土 , 这叫做‘寸土不让’ 。”此语一出 , 在座之人皆为叹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