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 (yellow fever) 是一种由黄热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染、出血等,在某些暴发疫情中病死率可高达20%-40% 。本病主要在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流行,在蚊和非人灵长类之间周期性地发生自然感染循环 。
一、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
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的黄病毒属(Flavi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37-5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约由11000核苷酸组成,分子量约为3.8×106 。黄热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该病毒可与黄病毒科其他成员如登革病毒、西尼罗病毒、圣路易脑炎病毒产生交叉血清学反应 。
黄热病毒有嗜内脏如肝、肾、心等(人和灵长类)和嗜神经(小鼠)的特性 。经鸡胚多次传代后可获得能够作为疫苗的减毒株 。1936年,通过鸡胚连续传代生产出黄热病17D减毒活疫苗,沿用至今,很多黄热病流行国家用其对9月龄婴儿进行常规免疫 。美国每年有25万前往热带地区的旅游者和军人接种黄热病疫苗以预防此病 。但近年来发现,黄热病疫苗可能引起某些重要脏器发生感染和病变,尤其是60岁以上接种者的发生率可达1/50,000,因此仅建议对前往流行国家且具有真正暴露危险的人群接种此疫苗 。
该病毒抵抗力弱,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等迅速灭活,在50%甘油溶液中可存活数月,在冻干情况下可保持活力多年 。
(二)流行病学 。
1、传染源
城市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特别是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 。丛林型的主要传染源为猴及其他灵长类,在受染动物血中可分离到病毒 。黄热病的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远较重症患者为多,这些病例对本病的传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蚊叮咬传播 。城市型以埃及伊蚊为唯一传播媒介,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流行 。丛林型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包括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属(Hemagogus)、煞蚊属(Sabethes)等,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属等-猴的方式循环 。人因进入丛林中工作而受染 。蚊吮吸病人或病猴血后经9-12天即具传染性,可终生携带病毒并可经卵传递 。
3、易感者
人对黄热病毒普遍易感 。在城市型中因成年人大多因感染而获得免疫,故患者以儿童为多 。在丛林型中则患者多数为成年男性 。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未发现有再感染者 。
4、地理和季节分布
黄热病主要流行于南美洲、中美洲和非洲等热带地区,亚洲的热带国家也有分布 。我国的地理、气候、及蚊、猴等媒介和动物条件虽与上述地区相似,但至今尚无本病流行或确诊病例的报道 。
黄热病可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两种 。该病全年均可发生,3-4月份的病例较多 。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6天 。
本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病情可从轻度自限性到致死性感染 。典型临床过程可分为以下4期 。
(一)病毒血症期 。
急性起病,寒战、发热,可达39-40℃,相对缓脉 。剧烈头痛、背痛、全身肌肉痛,恶心、呕吐 。结膜和面部充血,鼻衄 。可有蛋白尿 。症状持续3-5天 。
(二)缓解期 。
感染期发病的3-5天后出现12-24小时的缓解期,表现为体温下降,头痛消失,全身基本状况改善 。此期体内病毒被清除,血中可以查到非感染性免疫复合物 。轻度患者在此期可以痊愈 。
(三)肝肾损伤期 。
此期持续3-8天,约15-25%患者自缓解期后进入此期 。体温再次升高,全身症状重新出现,频繁呕吐,上腹痛等 。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出血表现如瘀点、瘀斑、鼻衄、粘膜广泛出血,甚至腔道大出血 。肾功能异常,尿量减少,蛋白尿 。心脏损害心电图可见ST-T段异常,少数可出现急性心肌扩张 。可出现脑水肿,脑脊液蛋白升高但白细胞不高 。高血压,心动过速,休克,顽固性呃逆提示预后不良 。
- 黄牛为啥叫黄牛 什么是黄牛行为
- 安徽黄山的茶叶最著名的是 黄山什么地方的茶叶好?
- 圣斗士星矢黄金魂的结局是圣斗士都死了吗?
- 什么叶面肥用在黄瓜上,叶片黑又绿?
- 不容错过的鲜美滋味糖醋黄鱼 糖醋黄鱼的做法大全
- 黄历中亢金龙星宿是什么意思 亢金龙星宿
- 在未来,黄金有无上升空间?
- 健康码黄码可以出行吗
- 健康码变成黄码怎么办
- 女性小便很黄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女性小便很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