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谁更有帝王之气?

谢谢题主邀请回答!
先来看什么是帝王之气?
一般来说,帝王之气是指一个人身上具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气场或是气质,强烈的权力欲、掌控欲、以天下为已任;为人处事豪爽、不拘小节;自视甚高、遇强越强;强大的人格魅力,能吸引人为之出生入死;乐于听取别人意见,善于决断;遇事绝对的趋利避害,善于自保;超乎寻常的应变能力 。
从帝王之气的定义,再来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谁更有帝王之气 。所用材料多自《三国演义》的内容 。
三人的共同之处:都能吸引人为之卖命,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雄心壮志 。都乐于听取别人意见,并能做出最合适的决断;为人处事毫爽不拘小节;曹操对孙权的评价:生子当如孙仲谋,景升父子皆豚犬耳 。看出孙权在英雄曹操心中的形象 。
曹操,一世枭雄 。他在匈奴来使面前装侍卫的故事,说明他还有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地方 。小时欺骗其叔叔,为了让父亲不相信叔叔的话,故意做嘴歪眼斜状,然后在父亲面前跟没事儿人一样 。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手法很小就很精通;陈宫跟他时,是把他当成可以跟随的未来之主,结果杀了吕伯奢一家 。留下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名言 。
但他后来起兵刺杀董卓、单挑董卓凉州兵、平黄巾、战吕布、平徐州、官渡之战、远征乌桓、平定辽东、赤壁之战、征汉 。虽不是战无不胜,但绝对的亲力亲为 。遇到强劲的对手,更显出他自身的强大内在力量,每每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并能乐观视之 。
曹操有帝王之才,却无帝王之运 。身边的汉朝老战士们正在凋零,却还有很多,阻力是强大的,也是各方面的 。但曹操更无帝王之志 。论雄才大略,曹刘孙三人,曹操绝对排在第一 。
曹操,有帝王之运,却没有帝王之气 。
刘备,虽是中山王之后,少时既有大志 。当黄巾乱起,也成为一个平叛的英雄 。但却尽显了那个时代的特色:贵族世家对社会的把控 。作为一个虽有好出身——也就是个名,却无好父亲的几近草根的普通人,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也有人格魅力,吸引了关羽、张飞、孙乾、糜竺等人终身跟随,甚至赵云看到他就毅然改换门庭 。也就仅限于此了 。在听取意见这方面,他与曹操相当,担其指挥作战能力远逊于曹操 。
灭吕布,入京城 。一次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三魂丢了,却随机应变 。这分能力与操相当 。摔孩子,收买赵云,则尽显其虚伪 。遇到困境总是涕泗连连 。当然这是小说家写的,与实际情况定有出入 。但大体也不会差很多 。
曹操被吕布追杀时拼命逃跑,刘备遇到这种情况也毫不示弱,一次越马檀溪 。那也是逃得精彩!
刘备尽管雄心壮志,却始终没有摆脱贩履小贩的特色 。终其一生,没有什么可以流传于后世的东西 。白帝城托孤时,给刘禅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句,差强人意 。
进入川中,被地方集团接纳,才得以施展最大能力 。刘备应该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典型 。
刘备,有帝王之志,有帝王之运,也没有帝王之气 。
孙权,虽然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至少算是官二代吧 。他的兄长孙策临死前对他说:“冲锋陷阵、争霸天下,你不如我;举贤任能、守护江东,我不如你” 。孙策的意思,是说孙权打仗不行,难以争霸天下,只能守住江东 。这里不得不佩服孙策的厉害 。孙策对孙权的评价,非常精准,简直预言了孙权一生的作为 。
孙权作为江东权力的直接继承人,他身上具有的一些特质是曹操刘备所不具备的 。直接有人辅弼,孙策还对他说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他直接就有一班人马为之奋斗,这是曹操刘备所不具备的先天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