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雨的思想感情 诗经风雨的赏析

关注桃李国学堂,与您一起辨明经典的精髓,与您一起研习经典的教法,与您交流学习经典的体会 。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词欣赏
注释:凄凄:寒冷的样子 。风雨凄凄:形容冷落萧条 。喈喈(jiē):象声词,鸡鸣声 。
云:助词 。
胡:为什么;
何故 。夷:喜悦 。
潇潇:形容风雨声 。
胶胶:象声词,鸡鸣声 。
瘳(chōu):病愈为瘳,在此有心情变好的意思 。
晦:昏暗 。
大意:风凄雨切,鸡鸣喈喈 。终于见到君子,心中怎能不欢喜?风急雨骤,鸡鸣胶胶 。终于见到君子,心情如何不好转?风雨如盘,天昏地暗,鸡鸣声声不已 。终于见到君子,怎能令人不欣喜?
这是一首在鸡鸣声声、风雨交加中喜见归人的诗篇 。也有一种说法是乱世思君子的诗 。
【诗经风雨的思想感情 诗经风雨的赏析】两种理解的分歧在于如何理解诗篇的前两句,“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若把“风雨凄凄”理解为比兴之词,那就是一种象征了 。所谓“劫火洞烧,不烬唯玉”,乱世之中也有节操自守、不改其度的坚贞君子 。这样,诗篇所表达的就是身处乱世、幸遇君子的欣喜 。这种说法对古人影响颇深,表明了《诗经》作为民族的经典,是参与了精神传统建构的,而且它参与的方式,就是通过对一些篇章的具体阐释来完成的 。现代人可以不赞成经学对诗篇的阐释,但对经典塑造民族性格的作用必须郑重对待 。
现在我们再来说另外一种说法 。在《诗经》“国风”中,“君子”一词多指丈夫 。因而诗篇也可以理解为欣喜丈夫回家 。这样,“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句子,就是在写实,描绘风雨交加、鸡鸣不已的具体情境 。这样,诗篇所表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唐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那首诗 。
诗篇最精彩的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两句,表现的是黑暗与光明的交织搏斗 。一面是风雨代表的黑暗,一面是鸡鸣代表的光明与希望;一面是压抑,一面是奋扬 。那奋扬不已的鸡鸣,象征着光明对黑暗的取代,读这样的句子,令人精神振奋 。
或许诗篇只是在渲染夫妻相会的具体环境,但它的刻画,却使诗篇获得了一种超出主题范围的新的哲理意味 。好的比兴,可以使读者如痴如醉而无以言传,使诗篇有限的表述含带无限的意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两句,可算是突出的一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