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这或许是对宝黛初会的最佳诠释 。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目下无尘,今生却为宝哥哥流尽了一生的眼泪,从春流到秋,从夏流到冬 。宝黛初会,是尘世情缘的开端,是美好时光的初始,为宝黛之爱奠定了悲剧性的基调:

文章插图
1.宝黛初会,是穿越尘世的久别重逢,两个人的爱恋注定充满了神话般的浪漫色彩 。
林妹妹第一次进贾府,可谓是人声鼎沸,喧闹无比 。与祖母团聚,与舅母相认,与姐妹相识,在“未见其声,先闻其声”的嫂子王熙凤插科打诨下,一切又显得其乐融融,温馨无比 。等到宝黛初会的时候,恰似繁花开到荼蘼,却不知这才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 。
宝玉那句“这个妹妹我曾见过”,与黛玉心里暗自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默契十足 。这不仅照应了宝黛“木石前盟”的前世情缘,而且也为二人今生心心相印的爱情作好了铺垫 。

文章插图
这种似曾相识的默契,就像佛语里的“宿慧”,“就是你前世曾经接触过的东西,在这一世里它的记忆还没有断” 。这种宿慧,在今生遇到机缘才会得以显发 。宝黛初会,无疑是今生机缘的开始,是宝黛爱情萌芽的发端 。
宝黛初会这种一见钟情的浪漫与默契,贯穿了今后宝黛爱情的始终,“从此二人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 。宝玉懂得黛玉的目下无尘、孤高自许;黛玉理解宝玉的“行为偏僻性乖张”,耳鬓厮磨,情投意合 。

文章插图
2.宝黛初会,是超越世俗的灵魂交汇,两个人的爱情注定了被尘世所不容的悲剧性 。
宝黛初会,除了似曾相识的温情脉脉,还不乏“宝玉摔玉”的惊心动魄 。宝玉衔玉而生,本就奇特 。与黛玉初次见面,宝玉听到黛玉竟然也没有玉,一时疯癫起来 。这块玉是宝玉的命根子,更是日后与宝钗“金玉良缘”之说的重要依据 。
纵使有木石前盟的浪漫情缘,黛玉此生为人,也深知“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个草木之人罢了” 。宝玉摔玉,是对“金玉良缘”的抗争,是“俺只念木石前盟”的告白 。这种坚贞的爱情信念,在小说第三十六回,有完美的照应 。

文章插图
那日宝钗,坐在宝玉床前,捡起袭人未曾绣完的鸳鸯肚兜,忍不住绣了起来 。而宝玉正在酣睡,突然听到了宝玉梦中的呓语,“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听后“不觉怔了” 。
如此热烈而真挚的告白,恰恰说明了宝黛之爱的悲剧性所在,被世俗所不容 。愈是美好的东西,毁灭起来愈发让人感觉悲痛 。宝黛初见,已经预示了宝玉的反抗无效,只能任由家族的摆布 。奈何天,伤怀日,这场“怀金悼玉”的红楼一梦,正在启幕 。

文章插图
3.宝黛初会,是“入乡随俗”的一见钟情,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 “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离合悲欢 。
【《红楼梦》中“宝黛初会”为两人的爱情定下了什么基调?】绛珠仙草跟随神瑛侍者降临尘世,本是为还泪而来,了却这未了的情缘 。在俗世的重逢,揭开那层浪漫的面纱,宝黛初会也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宝黛初会之时,宝玉听闻黛玉有名无字,立即为黛玉取了“颦儿”为表字 。
- 愚公移山的故事完整版 愚公移山文言文翻译
- 书法初学者,学习米芾《苕溪诗帖》一个月了,感觉根本入不了门,请老师们指点指点啊?
- 动漫《天行九歌》为何韩非说这天下他只要99?为何不要66?88?100?
- 《甄嬛传》中纯元皇后入府时为什么要穿一件妃嫔服制的衣服?
- 刘邦的《大风歌》与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为什么被看作是成王败寇的写照?
- 《龙珠》中,当初悟空直接变超三和贝吉塔战斗,能吊打贝吉塔吗?
- 七步诗解释及讲解 七步诗原版解释
- 送东阳马生序注释全部 送东阳马生序注释
- 现代诗歌10首和赏析 中国现代诗歌赏析
- 为什么《爸爸去哪了》仅在网上播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