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以其境过清:认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凄清 。以,认为 。清,凄清 。
3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小石潭的情况便离开了 。居:停留 。之:代游小石潭这件事 。而:表顺承 。去:离开 。
35.吴武陵:信州(今重庆奉节一带)人,唐宪宗元和初进士,因罪贬官永州,与作者友善 。
36.同游者:共同游玩的人 。游:游玩 。者:……的人 。
37.龚古:作者朋友 。
38.宗玄:作者的堂弟 。
39.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 。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
40.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
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 。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
一、基础知识
1、该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唐朝著名___________ 。
2、注音:
篁();洌();翕();邃();坻()
3、文中写小石潭全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4、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___________;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5、文中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6、下列词用法不同的是()
【小石潭记考点知识梳理 小石潭记知识点】A、闻:隔篁竹,闻水声余闻之也久
B、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以其境过清不可知其源
D、差:参差披拂犬牙差互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⑵皆若空游无所依()
⑶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⑷其岸势犬牙差互()
⑸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⑹以其境过清(),()
⑺隶而从者()
8、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
9、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
⑵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⑶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⑷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10、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 。
11、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___________,却又无处不在写___________ 。
12、下列“以”的用法不同的是()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全石以为底
C、卷石底以出
- 小石潭记翻译最简短的 小石潭记译文及翻译
- 小石潭记拼音版
- 小石谭记
- 什么是机床参考点?
- 陕西:父母考点外拉横幅喊女儿脱离苦海,去优质大学谈恋爱
- 高考第一天 考点周边交通顺畅
- 考研考点怎么查
- 淮安2022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笔试时间+考点+健康须知
- 淮安202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笔试考点汇总
- 砾石庭院建筑景观装饰小石头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