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但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 。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 。
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平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冬天,唐朝廷与唐朝军将发生矛盾导致长安缺乏防御,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吐蕃趁机长安缺乏防御之时入寇、攻入长安;唐代宗启用郭子仪,郭子仪调集军队 。吐蕃占长安10余天,听说郭子仪与唐军靠近,吐蕃立即逃离了长安 。公元765年,唐朝官员仆固怀恩反叛,引吐蕃、回纥入寇,郭子仪在骑说服回纥,唐军骑兵联合回纥,大破吐蕃 。

文章插图
放眼古今中外,重权在握的功臣总是难以善终,比如宋代的岳飞,功高震主,死于宋高宗之手 。明朝的实权人物张居正,人刚咽气就被自己的学生万历皇帝抄了家 。诸如此类,多不胜数 。
但唐朝名将郭子仪创造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为人臣的奇迹,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而不倒,赐封汾阳王,活了85岁,竟然善终 。
德宗继位后,甚至仿照周武王尊称姜子牙为“师尚父”之例,赐郭子仪为“尚父” 。郭子仪弥留之际,德宗派儿子舒王李谊代表他亲自前往慰问,他的一生可谓“宠遇冠于人臣” 。
这些高等级待遇,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为什么郭子仪能够做到功高盖主却还能八面玲珑,而且能安安稳稳美滋滋地寿终正寝,打破了“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一千古不变的官场死亡定律?
依笔者看来,主要是他为人谨慎,深谙中庸之道,审时度势,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官场潜规则,心态宽容大度之极,境界修炼至此,相当不易 。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挖掘了郭子仪老爸的坟墓,盗贼好长时间却没有抓到 。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 。
郭子仪对于家墓被毁的原因心里十分清楚 。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管教不严,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定是有的 。这是臣之所罪,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为所造成的 。”
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都对他无限钦佩 。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这样的心态不因自己位高权重而有所松动,以自己吃亏为能事,真是古来罕有之 。
郭子仪一般情况下在家中接见朝中官员时,他的姬妾从来不用回避 。这样做其实不是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老婆们有多漂亮,而是说明自己对客人如家人一样,拉近了与众多官员的距离 。
只是有一次朝廷官员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面容丑陋的当朝命官 。
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由,郭子仪道:“卢杞此人,相貌太过于丑陋,最怕人讥笑,若有耻笑之言,他必心里相记,我不让姬妾见到他,是怕她们见到他的丑样会笑出声来,卢杞必怀恨在心,现在他是微末小吏,万一将来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我这样做,是给他留点情面,也是为我们郭家留下后路呀” 。
- 大唐皇帝列表及简介
- 大唐荣耀电视剧大结局
- 三国志名将令中的多余橙将有用吗
- 唐玄宗时期冤死的五位名将王忠嗣、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陈玄礼如何评价?
- 崔彩屏第几集流产
- 中兴威虎扳手灯复位
- 大唐历史皇帝顺序表
- 唐朝名将刘文静父子和薛万彻兄弟哪对更厉害更强?
- 中兴会放弃其手机业务吗
- 高仙芝和封常清作为大唐双壁,两人为何会被冤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