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河流域最大的引水工程还是建在涝河上 。清代时就已有涝河东西渠,引水口在涝峪口,灌溉涝河东西两侧农田 。在水利专家李仪祉倡导下,上世纪四十年代,于原涝河东西渠基础上修建涝惠渠,1947年建成,计划灌溉农田10万亩,1948年实灌9600亩 。1949年后经过多次续建改建,灌地面积曾达到4万余亩 。如今涝惠渠仍是鄠邑区重要的渠灌工程 。
鄠邑区涝河管理站原站长陈敦田告诉记者,涝惠渠对两岸农业生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担任涝河管理站站长时,很多单位争用水权 。
“关中山水最佳处”
在涝河流域,无论山区还是平原,历来景色迷人 。
在秦岭山区,河流蜿蜒曲折,抱山钻岩,串连起一挂挂雪白的瀑布、一片片碧绿的水潭,在大小溪流的滋润下,空气湿润,林木葱茏,鸟丽花香,处处如诗,季季若画 。
山下泉水众多,自古就有说法:泉莫胜于终南,而鄠县为最;泉莫胜于鄠县,而鄠县西南乡为最 。鄠县西南乡在涝河流域内 。著名的泉有胡公泉、渼泉、白沙泉、金鸡泉、梳头泉、药王泉等 。这些泉有的“奋而上涌者如汤沸,如波腾;其翻而沤汛者如珠喷,如玑跃”,有的“溢而为流,其清澈而隽快者,如哀玉出声,霜钟递响 。”
这些泉不仅本身美,而且为涝河流域造就了美丽的景色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沙泉、渼泉、胡公泉等形成的渼陂湖 。渼陂湖“高岸环堤,一泓荡漾,翠峰横前,修竹围抱,层峦叠嶂,影落其间”,世称“关中山水最佳处”,以“美陂泛舟”列入清康熙年间鄠县十二景之一 。
涝河流域平原一带,还有钓台等美景,锦绣沟、玉蟾台等亦列入清康熙年间鄠县十二景 。古人云,涝河两岸“稻畦相错”“桃杏间植,春来花发,红霞烂漫,临风欲妖,照水增妍,光华乱射乎远山,姿媚映发于疏柳……至秋冬之际,更难为怀,水石清冷,蒹葭苍瘦,空洲沙明,晴峦雪霁 。”
根据有关史料,涝河流域自古得到帝王将相们的青睐 。秦惠文王在涝河流域建萯阳宫,相传秦始皇将太后安置于此 。汉宣帝刘询曾到萯阳宫 。唐高祖李渊曾在涝河流域游览 。

文章插图
全真教发源地
涝河流域之水滋润了许多文化,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道教全真派 。
根据《户县志》等记载,金正隆年间,关中人王重阳自称于甘河西畔甘河镇酒肆遇异人授以口诀,后于礼泉复遇,授以秘语5篇,使其豁然开明,遂弃家入道,于甘河东岸鄠邑区祖庵镇成道宫村掘地为冢,号“活死人墓”,穴居修炼 。4年后弃穴,迁西南相距一两公里、时称刘蒋村的今祖庵镇,与李灵阳、和玉蟾结庵传道 。又4年,自焚其庵,云游山东半岛,树起全真教旗帜,收马钰(丹阳)、丘处机(长春)、谭处端(长真)、刘处玄(长生)、王处一(玉阳)、郝大通(太古)、孙不二(清静散人)七大弟子 。5年后,王重阳携丘长春、刘长生、马丹阳、谭长真四弟子西行,翌年正月4日逝于今开封的汴京 。四弟子负柩归葬祖庵镇,居丧守坟3年 。马丹阳袭掌全真教后,于此地建立道观,手书“祖庭”二字为额 。嗣后,王重阳弟子王处一上奏,请于此址建灵虚观,丘长春又请改名重阳宫 。元太宗敕为重阳宫 。元成宗赐尚衣御服一袭,镇藏宫内 。元代全真教盛极一时,四方道流竞入关中,宫观庵院星罗棋布于涝河流域一带,金碧相望,仅重阳宫殿堂楼阁达5000余间,道士近万名 。至清代,殿宇圮毁 。清乾隆年间,祖庵村民在正殿旧址建老君殿一间(现已毁),灵官殿三间,祖师殿三间 。
- 适合雨天发的简短句子 下雨天的诗句优美诗词
- 又下雨了 河南鹤壁遭暴雨袭击
- 门为气口 家里大门口铁门比木门窄风水好吗
- 下雨心情低落古诗 下雨的唯美诗句伤感
- 2022下雨天的心情说说
- 立秋后的雨天
- 原来窗户下雨经常渗水,是工人少了这个步骤,赶紧回家检查
- 还会有人买悬挑层吗?一下雨就容易渗水,留个心眼别被坑啊!
- 下雨天的心情签名伤感2022 下雨天的心情句子经典大全
- “雨水不下雨,秋后饿肚皮”,农谚预测年景,这天不下雨不好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