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泰伯篇原文及翻译注音 论语泰伯篇原文及翻译

子曰:“泰伯 ,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 , 民无得而称焉 。”
译文:孔子说:“泰伯 , 可以说是品德最高的人了 。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 , 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 , 慎而无礼则葸 , 勇而无礼则乱 , 直而无礼则绞 。君子笃于亲 , 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 则民不偷 。”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 , 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节制而没有礼的节制 , 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 , 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 , 就会尖刻伤人 。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 , 百姓就会渐渐走上人生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人 , 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
曾子有疾 , 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 , ‘战战兢兢 , 如临深渊 , 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 , 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病了 , 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 , 说道:“看我的脚!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 , 就好象站在深渊旁边 , 好象踩在薄冰上面 。’从今以后 , 我知道我可以免于这种忧惧了 , 弟子们!”
曾子有病 , 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 , 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 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 , 斯远暴慢矣;正颜色 , 斯近信矣;出辞气 , 斯远鄙倍矣 。笾豆之事 , 则有司存 。”
译文:曾子病了 , 孟敬子去探望他 。曾子说:“鸟要死了 , 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 , 他说的话是善意的 。在上位的人应当重视的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 , 可以避免别人的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 , 就容易使人相信自己;说话时注意言辞和声调 , 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 。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 , 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 , 以多问于寡;有若无 , 实若虚 , 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
译文:曾子说:“有能力的人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 , 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 , 知识丰富却虚怀若谷;被人欺负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做到了这样 。”
曾子曰:“可能托六尺之孤 , 可以寄百里之命 ,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少的孤儿托给他照顾 , 可以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他负责 , 遇到重大关节 , 也不能使他放弃操守——这种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 不亦远乎?”(教育部特别指定)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宏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 , 因为他承但重任而路途遥远 。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 , 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的时候才停下脚步 , 这个路程还不够遥远吗?”
子曰:“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
译文: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书 , 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 , 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