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赏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别里科夫,因为害怕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被“套子”束缚,最后悲剧离场的故事 。
其实,待在“套子”里的,不光只有别里科夫一个人,但别里科夫的悲剧,却是注定的 。因为他因循守旧、因为他懦弱胆小 。而契科夫也想要通过“别里科夫”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不需要因循守旧、装在“套子”里的人,需要的是,敢于突破和创新,勇敢发现新鲜事物的人 。
1. 表面上是维护秩序带来的不幸,实际上是因循守旧造成的悲剧“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每每听到这句话,就会想起那个,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切,装在套子里的人 。别里科夫是中学老师,他瘦小佝偻、身份卑微,却像“警察”一样,时刻保持着警醒,去维护整个城市的秩序 。按理说,“为众人抱火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但别里科夫的结局,却着实有些凄凉 。
生前他小心翼翼,维护社会“秩序”,得到的是嘲讽和白眼;死后他躺在冰冷的棺木里,凭吊他的人,却都在极力掩盖内心的愉悦 。这对任何人而言,不光是一种不幸,更是一种悲哀 。而这一切悲剧,都是源于别里科夫的因循守旧 。
在紫陌看来,别里科夫的因循守旧,让他成为了卫道士一般的存在 。

所谓卫道士就是指,捍卫保护某种占统治地位思想体系的人 。
【装在套子里的人情节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原文赏析】别里科夫正是“沙皇的拥护者”,为此他“仇视一切新事物”,生怕这些新鲜的思想、事物,会动摇他拥护沙皇的决心 。
比如,“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凡是违背法令、脱离常规、不合规矩的事,虽然看来跟他毫不相干,却惹得他闷闷不乐” 。
所以,与其说他是秩序的维护者,不如说他是因循守旧的卫道士 。而也正是因为他的因循守旧,别里科夫才一步步远离了生活,走向了悲剧 。
2. 若非胆小,又怎会悲剧?别里科夫还是个十分胆小的人,这一点通过契诃夫漫画式的描写,就可见一二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即使在最睛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胆小、没有安全感的人,常常想要避免与其他人相交过甚,他们把自己锁在“套子”里,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因为他们害怕别人会“伤害”自己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可以称为一种“病态的自恋” 。
所谓病态的自恋,表现为不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不能够与人有清晰的边界,没有独立自主的自我心理结构 。
别里科夫的胆小,不仅让他自己每天蜷缩在“套子”里,还对他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在大家的眼里,别里科夫是一个爱打小报告的人 。因为他一遇到情况,就会马上汇报给领导,第一时间撇清自己 。其实,他只是害怕,自己会因此而惹上麻烦 。
哪怕是遇到心仪的华连卡时,他也会保持一定程度的距离,不敢“越雷池半步” 。因为他担心会被人说三道四 。所以,当被好事之人,画出他与华连卡手挽手、雨中漫步的漫画时,他才会激动、愤怒;而在别里科夫的心里,也盼望着华连卡能像他一样,是个“讲规矩守规矩”的人,所以,当他看到华连卡姐弟骑自行车时,才会惊恐和质疑 。别里科夫的胆小,让他彻底失去了改变自己的机会,也彻底把自己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