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歇杨林东渡头”,这里写这次访友的出发点 。
潇潇春雨已经停歇,柳林经过洗涤,青翠满眼,生意盎然 。我就从这杨柳林东边的渡口出发了 。
景色清新明丽,心情自然开阔,行程轻松愉悦 。
这份情感也就为这首小诗整体定色,是为轻松、美好的春日出行 。
“永和三日荡轻舟” 。这个“永和”是不是就是当时年表呢?非也 。“永和”是指《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是东晋皇帝晋穆帝司马聃的第一个年号,和常建所在开元天宝相差了三、四百年 。
诗人在这里使用“永和”,是对兰亭会的春景盛况的联想,借助大众对《兰亭序》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清丽画面已经形成的固定意象,来形容自己现在所看到的景色和愉快心情 。
三月三日这天乘舟寻访友人,美好的节令、美丽的景色都让我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山阴兰亭之会 。
这里的用典,仅仅是“永和三日”几个字,就借助王羲之把沿途美好风景写尽了 。这种手法确实非常高妙,字词简单,笔法明朗却让人的思维跟随发散想象 。
三四句“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转写此行的目的地——李九庄的环境景色 。
李九的家有一片桃林,就在这条溪流岸边,小舟可以直达门前 。
这两句同样简单明了,为何却感觉意蕴无穷呢?还是用典自然而不外露 。这是将李九的庄子比作“桃花源”,只不过化用得非常巧妙,让人浑然不觉 。
如果我们写成“豁然开朗清溪岸,门外桃花入水流”,就是比较明显的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了,但是常建的写法更白话,就好像普通聊天,粗看上去没有关联,细细寻思其实如出一辙 。
古诗词如何做到意蕴无穷?
第一是给读者以思路 。第二是话不说尽,让读者自行思考 。
不论读者思考出什么东西来——因为已经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思路,所以怎么都不会跑太远,都是留白成功,意蕴无穷 。
唐诗,特别是七绝、五绝,囿于体裁短小,文字就算是极其精炼,也不可能像律诗等其他题材一样将心事剖尽,将话说尽,反而在留白意象中做得极为成功 。
好的绝句都是意蕴无穷的,常建的作品只是山水诗中的精品,而这首《三日寻李九庄》因为用典的高妙,就更增加了读者思维散发的角度,因此让人读来余音了了,很多话、很多情境都需要自行脑补 。
启发读者思考的作品,就有余韵 。
这就是佳作与庸品的区别 。
- 排毒+减肥 三日清体法
- 胖MM真体验苹果pk蜂蜜三日狂减肥
- 夏季酸奶三日法 一周就能掉五斤
- 找寻李自成的归属之处——夹山寺
- 三日苹果减肥法有效吗?
- 三日快速减肥食谱 3天瘦5斤
- 三日饮食计划 快乐减肥6斤
- 豆腐牛奶汤 三日速效平腹
- 排毒瘦身 三日饮食就搞定
- 速瘦绝招:三日蜂蜜减肥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