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
1 | 夕阳无限好
这首诗,开头有“天街”,结尾有“皇都”,正是一派帝都繁华气象 。韩愈此时身居吏部侍郎,一生的政治沉浮已然尘埃落定,距离他离开人世也只剩下一年时间,正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时候 。一个悠闲的老人,不再写金刚怒目、怪怪奇奇的长篇巨制,只写一些流连风景的唱和之作 。在一种最平静、最不刻意的写作状态中,韩愈忘记了创新,忘记了风格,只是随着自己的天性和个性,去观察早春,这才诞生了这首名作 。
2 |小雨润如酥
酥,就是奶酪 。这不是我们现在吃的经过加工的西式奶酪,而是浮在热牛奶、热羊奶表面的那一层油,就是最纯正的奶油 。奶油在古代社会是很精贵的 。韩愈在此时,估计生活条件还不错,常能吃到奶酪,所以打了这个比方 。几年前韩愈贬潮州的时候,日子很苦,又在南方,就不会想出这样的句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真理 。韩愈说春雨如酥,一是强调它的润泽如油脂;二是强调它质地很薄,就像浮在土壤表面,没有积水;三是暗示它的颜色 。因为早春时,冰雪刚刚消融,雨水又少,天气干燥,北方都市里的泥土,通常呈现出白色,现在刚洒了点小雨,土壤还没恢复,植被还没长出,所以落在地面的雨水也显得白花花的 。可见,润如酥是个极恰当的比喻,道破了京城的早春雨水的三重属性 。
3 | 敏感与思考
在白花花的大地上,下了一场小雨,这为下一句作了铺垫:“草色遥看近却无” 。从远处看,好像朦朦胧胧有一些绿色,走近了一看,还是白花花的,还是润如酥的 。这是春草初生时,最柔弱又最充满活力的一幕 。它是春回大地的起点,是一个悠闲的老人突然捕捉到的自然界最幽微的变化 。杜甫吟咏春雨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还显得有些抽象,而韩愈给出的是最直观、最质朴的图像 。王维吟咏山色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这是江边水气造成的错觉,而韩愈写出的是踏踏实实的春景 。质朴,踏实,这是最难描写的对象,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 。人类总是习惯于去修饰自然、扭曲自然,往往忘记了自然的本来面目 。韩愈在这里,是真正脱尽铅华见真纯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韩愈就是在三和万物之间,在生命的规律与生命的现实之间,找到一个鲜活的连接点 。儒家的学者也重视这种最细微的转折点,称之为“几”(应作“幾”) 。《周易·系辞下》说:“幾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 。”唐代有个大史学家叫刘知几(应作“幾”),这个名字也有深意:对历史的转折微妙之处有所洞悉,才能称作有“史识” 。所以,韩愈的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不仅是观察敏感所致,而且是韩愈一生的哲学思考、思想追求、心性锤炼的结果,是一个学养深厚、阅历丰富的老人,不经意间提供的悟道之语 。
4 | 审美与心态
如果说“草色遥看近却无”是整首诗的神韵所在,那么后面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则是对这句神韵进行了小心翼翼的保护——后两句,没有再画蛇添足地继续描写春草、春景,而是从虚处着笔,想象另一番为人熟知、广受赞美的春景:烟柳满皇都 。这幅“浓春图”,与眼下这幅“早春图”放在一起比较,韩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用“最是”、“绝胜”两个激烈的肯定语,去赞美眼下这幅气质柔美、神韵悠长的早春图 。那么,韩愈为什么如此喜欢早春呢?“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也都是描写春天的名句,它们所描写的春景,怎么能说不美呢?
- 小花猫钓鱼的故事 小猫钓鱼的故事原文
- 山居秋暝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山居秋暝翻译及赏析
- 孟母戒子的原文及翻译 孟母戒子文言文翻译
- 一二年级反问句改陈述句专项练习,附答案 反问句大全及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日积月累及必背内容汇总给孩子收藏 什么天下秀什么天下雄请回答
- 苏洵六国论原文注释及翻译 苏洵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 赤壁赋翻译及注释对照 赤壁赋原文朗读及翻译
- 孔乙己深度解读 孔乙己课文原文赏析
- 刘氏善举文言文启示 刘氏善举文言文翻译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