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八 )


49、手不释卷
三国时 , 吴国大将吕蒙 , 善于领兵作战 , 立下不少战功 。但他有一个毛病:不愿读书 。吴王孙权对他说:”你掌管军政大权 , 应该多读兵书和史书 。”他回答:”抽不出时间 。”孙权说:”光武帝领兵打仗时 , 手都从来不离开书 , 你比他还忙吗?”从此 , 吕蒙努力学习 , 成了一个有学问的将领 。
[注释]释:放开 。卷:书本 。
[提示]形容勤奋学习或看书入迷 。
50、天衣无缝
古时候 , 有个年轻人名叫郭翰 。盛夏的一个晚上 , 他在大树底下乘凉 。突然间 , 一个美丽的仙女从天上飘然而来 。郭翰发现仙女的漂亮衣裙竟然连一条衣缝也没有 , 他惊奇地问道:”你的衣服怎么没有衣缝呢?”仙女笑道:”我穿的是天衣 , 天衣不是用针缝的 , 怎么会有衣缝呢?”
[提示]比喻事物非常自然完美 , 无任何纰漏破绽可寻 。
51、名落孙山
宋朝时候 , 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 , 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 , 考取了最后一名 。看完榜后 , 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 , 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提示]比喻投考不中或选拔时未被录取 。
52、塞翁失马
古时候 , 边塞有位老人 , 人称塞翁 。有一天 , 他丢了一匹马 。别人来安慰他 , 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 。”后来 , 丢失的马带回来一匹好马 。大家来祝贺 , 他说:”这不见得是好事 。”不久 , 他儿子骑这匹好马时 , 摔瘸了腿 , 他说:”没准是好事呢 。”后来爆发了战争 , 他的儿子因腿瘸没有当兵而活了下来 。
[注释]塞:边塞 。翁:老头儿 。
[提示]比喻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
53、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 , 刘备广纳人才 , 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 , 就去请他出山 。一连去了两次 , 诸葛亮都不在家 。第三次 , 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 , 刘备站在院里等候 , 直到诸葛亮醒来 。诸葛亮被感动了 , 答应出山相助 。后来 , 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
[注释]顾:拜访 。茅庐:草屋 。
[提示]比喻真诚地再三邀请人家 。
54、安居乐业
春秋时 , 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 , 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 , 人口稀少 。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 , 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 , 吃得好 , 穿得舒服 , 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 , 但不相往来 。
[注释]安居:居住的地方安稳 。乐业:喜欢自己的职业 。
[提示]形容人们安定地生活 , 愉快地工作 。
55、举一反三
有一天 , ”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 , 不以三隅反 , 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 , 我举出一个墙角 , 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 , 如果不能的话 , 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 。后来 , 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 , 意思是说 , 学一件东西 , 可以灵活的思考 , 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