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写的古诗大全 李商隐诗集叫什么( 二 )


在梓州,李商隐也写了不少诗作 。其中包括《辛未七夕》《壬申七夕》《壬申闰秋题赠乌鹊》《银河吹笙》《七夕》《西溪》《夜饮》《写意》,其中不少是对自己亡妻、家乡的思念之情 。李商隐到东川一个月左右,到西川节度使驻益州(今成都)出差 。在成都期间,李商隐游武侯祠,作了《武侯庙古柏》 。王军发现,李商隐在四川的时候,用“寄”字特别多 。比如,“离情堪底寄?”(《寄裴衡》),再比如《西南行寄相送者》《梓州罢吟寄同舍》《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等 。
在四川期间,李商隐因思念子女,请假回过一次长安 。在回京路上,彻夜难眠,在天色将晓未晓之际,作了《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大中九年(公元855年),李商隐44岁 。十一月,柳仲郢内调为吏部侍郎 。李商隐也结束了5年的东川节度使幕府生涯,随柳仲郢回京 。
李商隐在四川留下了近百首诗作 。在王军看来,这些诗歌在创作技巧达上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创作了许多艺术已臻最高境界的诗作,“这也使他获得了暂时的精神安宁、解脱和自由 。李商隐得巴山蜀水之助,凭一己之力,终于带动、成就了中国诗歌史上又一座高峰 。”
《夜雨寄北》的倒叙手法
【李商隐写的古诗大全 李商隐诗集叫什么】比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早了一千多年
李商隐虽然生活在唐代,但他的艺术手法却极为“现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夜雨寄北》这首诗里,李商隐采用了从未来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让人想到“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而且比《百年孤独》早了一千多年 。
这种现代性,在李商隐另外一首诗《天涯》中也有所体现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王军认为,这与西方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商隐现代手法已经达到了象征主义诗派渴望的境界 。《夜莺与玫瑰》里的痴心男生,因没有玫瑰向心爱的姑娘表白而怅然若失,花园中的夜莺听到了他的心声,用自己的鲜血染出一朵最鲜红的玫瑰,帮助男生赢得了爱情 。这和李商隐将生命精神注入咏物诗,诗中皆有自己的身世和影子,皆有自己的精神和生命,何其相似!”
李商隐粉丝众多,关于他的传记也很多 。王军《李商隐》也具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在结构上,全书分七章47节,李商隐活了47岁,取一弦一柱思华年之意 。对重点诗歌作品均附上了现代白话翻译,这种整齐、押韵的语言风格在已面世李商隐传记中是独一无二的 。书中还动用了散文、诗歌、小说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手法,很有可读性 。比如书中写李商隐在旅途中,“官船渐行渐远,笙歌不闻,扬州灯火逸出了视线 。船头挂了灯,丝雨飘灯,春水拍岸 。差役来船头喊李商隐进去避雨,李商隐仿佛没有听见 。这雨声像极了巴山夜雨 。那是他在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的时候,经常夜间听雨 。巴蜀之地秋季多雨,持续时间长且缠绵 。在某些地区甚至一年里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雨,而且百分之七十的雨都是在夜间下的 。”
王军对红楼梦有深入的研读 。在《李商隐》中也可以看到他将自己的红学观点,融入到对李商隐的理解中 。在《红楼梦》中,当听到要把大观园湖里的残荷拔掉时,黛玉说:“我最不喜李商隐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 。王军认为,“黛玉的心思,与李商隐是内在相通的,她不肯揭露自己隐秘的心绪 。荷已枯,又遭雨打,易引发伤感 。黛玉寄人篱下,李商隐二十年做幕僚 。他俩绝不违反原则,屈就依附别人,这一点 ‘真’是相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