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古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二 )


方术士所及之地,远非今人之想象 。《山海经》所载海外诸国、奇珍异兽等内容看似荒唐,又不甚真确,但也不是子虚乌有之谈 。
我们举《山海经》中扶桑国为例,有说扶桑国为今墨西哥 。我们看看历代文献是如何描述的:
1、唐朝李延寿在《南史·四夷传》记载,南朝梁武帝时期,高僧慧深游历扶桑国后来至荆州,述其风俗制度及地理位置 。“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其国在大汉东二万里,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文身国在倭东北七千余里 。”按慧深所说距离计算,扶桑国在今日美洲无疑 。
2、中国史载第一个西去取经的法显在《佛国记》载,其在印度求法之后,走海路还国,“自锡兰东归,行三日而遇大风,十三日到一岛 。又九十余日而至耶婆提 。自耶婆提东北行,一月余,遇黑风暴雨 。凡七十余日,折西北行,十二日而抵长广郡 。”近代史学大家章太炎认为法显到达了扶桑国,曾撰文《法显发现西半球说》:耶婆提就是南美洲的耶科陁尔,法显实在是初陷入太平洋中而至此 。至此之后,不知地体浑圆,仍向东方求经,又被黑风吹入大西洋中 。超过了山东海岸,再折回来的 。其计算方向日程,似乎也到达了美洲地区 。
其实,中国对外交通由来很早,特别是民间的或宗教,或贸易等往来 。但经历了诸如春秋时期天子失官,文集散失;秦始皇焚书,先秦典籍付之一炬,进而导致相关文史间缺 。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到大夏时,即今阿富汗斯坦巴尔赫附近 。曾见产于中国西南的邛竹杖和蜀布,大夏人回复张骞:“是本国贾人,往市之身毒 。”身毒,即是现在印度河以东的南亚次大陆地区 。
东汉时期的甘英曾到达波斯湾一带,唐代的旅行家杜环更是周游了西亚、北非等地 。
司马迁说“余不敢言也”,也是因他著史态度严谨 。《史记》所载,其必访古迹,验民俗,未见之物也着实不敢言了 。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山海经》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其中所载名山大川、奇珍异兽等,记法夸张 。虽有偏颇,也应多为真实存在的,至少在当时存在的 。现在仍然存世,且沿用《经》中其名的诸如犰狳、鹦鹉等,比比皆是 。
当然,肯定也有多人对此质疑 。那再啰嗦一下,讲个小故事吧 。
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中描述螃蟹为“蟹六跪而二螯”,后人也多有质疑,认为螃蟹应为“蟹八跪而二螯” 。他们诚不知,当年荀子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时,吃的是渤海湾的梭子蟹 。梭子蟹后足指节扁平宽薄,是不能称其为“跪”的 。

《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古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文章插图

《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古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文章插图
我是小七,专注于《山海经》解读的四川姑娘 。
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看待,因为同一个文字描述在不同人的理解中,它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比如说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的虎蛟 。
在我看来,它很可能就是现在比较常见的普通爬行类动物蜥蜴之类的,但是也有人认为它是一些已经灭绝的物种,比如说是虎头蛟之类的,另外一些人认为可能就是鲟鱼,绝大多数认为是鳄鱼,至于理由和理解各有各的说法,也各有各的思路,我们我们无法否定一个说法的错误,也无法否证明一个说法的正确 。
《山海经》中记载的异兽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古人凭空臆想出来的?

文章插图
我们就先来看看《山海经·南山经》中的狌狌:招摇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