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第二章七月十五出生的人娶嫁有何不同?作者这么写有何用?

很高兴回答题主关于《呼兰河传》第二章关于七月十五出生的的人娶嫁有什么不同和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
《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1940年写于香港的一部长篇小说 。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呼兰河传》单本的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 。
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创作了这部小说 。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更是一曲国民灵魂改造的挽唱 。
在第二章,作者用了四个小节,来介绍呼兰城的风土人情,描绘了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俗场景,并对这些场景背后的意义进行了深挖,对当时人们的愚昧现象进行了揭示 。
关于七月十五出生的人娶嫁有什么不同,作者写道:“七月十五日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脱生,缠绵在地狱里边是非常苦的,想脱生,又找不着路 。”因这个孩子长大了不被父母所喜欢,“长到结婚的年龄,男女两家必要先对过生日时辰,才能够结亲” 。用我们家乡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先“拿八字” 。若是女家生在七月十五,这女子就很难出嫁,必须改了生日,欺骗男家 。若是男家七月十五的生日,虽然也不大好,不过若是财产丰富的,也就没有多大关系,即便是一个恶鬼,但有了钱,一切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女子这方面虽说绝对不可以,若是有钱的寡妇 的独养女,又当别论,因为娶了这姑娘可以有一份财产在那里晃来晃去,就是娶了而带不过财产来,先说那一份妆奁也是少不了的 。假说女子就是一个恶鬼的化身,但那也不要紧 。
平常的人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人们信鬼是假的,信钱才是真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其实就是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表达对于旧中国的人性扭曲,人格损害的现实的否定 。
1942年1月18日, 病重的萧红,她已不能说话,只用笔在纸上写道:“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寥寥数语,写尽了一生的痛苦与挣扎、漂泊与无奈、奋斗与成就 。
俗话说:“男怕初一,女怕十五”,这句话我从小就听爷爷奶奶和父母说过 。以前不甚理解这句话,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只是隐隐约约知道初一出生的男孩和十五出生的女孩命硬 。也就是命运坎坷,多灾多难 。农历七月十五,民间传说是鬼节,传说七月十五这天,地狱里的阎罗王给鬼们放假,允许地狱里的鬼到阳间放风,有的鬼出了地狱就不想回去了,机缘巧合,投胎在了人间 。这个投胎没有经过阎罗王审批,自然属于非法的,有点像人世间的偷渡客一样 。阎罗王就会追查,查到了就会抓回去,抓回去就相当于投胎在阳间的人就会死,短寿 。所以民间就有七月十五出生的人嫁娶时要低调,相当于要偷偷摸摸的进行,怕阎罗王发现了抓回去 。当然这是迷信的说法 。不要相信 。
《呼兰河传》里萧红这样写,暗示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
没问题的 。七月半鬼节出生的人是一个不依靠别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向上爬,是典型白手起家的人;有组织能力,精明能干,能帮大事;但是它们脾气略大,对待朋友能够倾囊相助;经常会比较悲观或敏感,对待某些事情没有耐心;鬼节出生的人晚年享福,子孙富贵,且孝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