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详细介绍 安史之乱简介与杨贵妃

文:木木(读史专栏作家)
要说起来,唐玄宗李隆基这个风流帝王一生女人无数,最痴迷的却是两个女人:武惠妃和杨贵妃这一对婆媳,既然武惠妃的使命是终结“开元盛世”,那么杨贵妃的使命则是引发“安史之乱” 。
因为这两个女人,李隆基统治的大唐王朝鼎盛繁荣,但也盛极而衰,而杨贵妃则成为了唐朝衰败的牺牲品 。
作为隋朝杨氏的旁支后裔,杨玉环是在十七岁那年嫁给寿王李瑁,成为“寿王妃”,从而走进了大唐李家皇室的 。
在做寿王妃的五年时间里,寿王李瑁对于自己的王妃并不专情,他还有很多侍妾,并且侍妾在不停地生孩子 。
少年夫妻自然是有浓情蜜意甜如蜜的时候,不过当那段甜蜜而新鲜的时光过去,并不出众的李瑁显然还没有他的父亲李隆基更吸引人:
1.论颜值,正值盛年的李隆基仪范伟丽,而李瑁显然没有他那样的稳重气质;
2.论性格,李隆基有血性够果敢,在父亲李旦一味退缩忍让的时候,他选择了灭掉韦家夺得天下,后来更是连太平公主都敢灭了,而李瑁连妻子都拱手相让,不做丝毫地抗争;
3.论才艺,李隆基文也来得、武也来得,才艺出众且有音乐造诣,而李瑁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
4.论专情,李隆基宠一个女人就可以做到专一,而李瑁做不到;
5.论懂女人心事,成熟的男人李隆基更是胜过愣头青的年轻人李瑁多多……
所以,无论是让能歌善舞、才华横溢、倾国倾城的杨玉环来选,还是旁人来看,二十二岁的杨玉环与五十六岁的李隆基之间,反而比杨玉环和李瑁之间更合适、更和谐 。
【安史之乱详细介绍 安史之乱简介与杨贵妃】就算是儿媳妇最后跟了老公公,在风气开放的唐朝人眼里:这一对才真正叫人只羡鸳鸯不羡仙,来,来,来,大家都来写诗作赋歌颂一下美好的、伟大的爱情!
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李隆基就册立杨玉环为贵妃,李隆基的后宫中没有皇后,杨贵妃从此是后宫中位分最高的女人了 。
纵然是美如杨玉环,也不是没有竞争者,例如她刚进宫时PK的梅妃江采萍 。
福建美女江采萍才貌双全,出身书香门第,进了长安城的皇宫才第一次见到梅花,从此常以梅花吟诗作画,所以被李隆基封为梅妃,宠冠后宫 。
梅妃有多受宠呢,这么说吧,人人都知道李隆基为杨贵妃快递荔枝,但其实为了给梅妃采集梅花,累死的快马比送荔枝的更多 。
梅妃也有才情,也曾以惊鸿舞令李隆基惊艳不已,但是无论是美貌、还是才情,还是歌舞,都被杨玉环艳压,杨玉环的专宠就是梅妃的失宠,这个转换的过程不可谓不精彩热闹 。
一开始是互相取外号,杨玉环叫梅妃“梅精”,因为她瘦,而梅妃叫杨玉环“肥婢”,因为她胖 。唐朝以胖为美,这一局,杨玉环胜,梅妃被李隆基下令迁往上阳东宫,相当于进了冷宫 。
多情种子李隆基又偷偷把冷宫里的梅妃接出来相会,杨玉环闻讯赶来闹起来,李隆基居然吓得把梅妃藏进夹幕,还赌咒发誓自己对梅妃已经没有半点情分,只爱杨玉环一人 。
梅妃从天上一下子跌落到了地上,摔得晕头昏脑,居然被这样对待还不死心,在冷宫中还想着千金买赋挽回李隆基的心,但是没有人敢接招:谁也不敢得罪正当红的杨玉环 。
买不来名士的赋,梅妃就自己写了一个《楼东赋》,满腔哀怨,幽幽怀恨 。
杨玉环看到后很是生气,让李隆基赐死梅妃,李隆基没吱声 。
得知了李隆基的沉默,却让梅妃看到了希望,然而冷宫寂寥,曾经的梅使早已经变成了荔枝使,希望终究还是变成了失望,再变成了绝望,所以当李隆基将外夷进贡的上好珍珠偷偷送进冷宫时,梅妃拒绝了: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