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尊师的名言及其意思( 二 )


解读:有的老师的讲义 , 可以一用二十年 , 这也太过分了吧 。学不厌 , 教不倦 , 这是为师的基本品德 。

【国学文化】《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尊师的名言及其意思

文章插图
3、自行束脩以上 , 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
翻译:孔子说:“十五岁以上的人 , 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
解读:教师是最崇高的事业 , 只要有人求学 , 就没有理由不教 。
4、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 , 是丘也 。——《论语》
翻译:孔子说:“你们以为我有所隐藏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藏 。我的一切作为都呈现在你们眼前 , 那就是我的作风啊 。”
解读:弟子只要有心求道 , 当老师的怎能不倾囊相授 。最重要的是 , 身教重于言教 。
三、为师之法
1、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则不复也 。——《论语》
翻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 , 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说不出 , 我不去引发 。告诉他一个角落如此 , 他不能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 , 我就不多说了 。”
解读:教育的时机很重要 , 弟子真心向学 , 到了急得抓耳挠腮的地步 , 稍一点拨 , 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翻译:了解一个道理 , 比不上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 , 比不上乐在其中 。
解读:最好的教育 , 也许是培养学生的兴趣 , 乐在其中 , 才能久远 。
【国学文化】《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尊师的名言及其意思

文章插图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 子曰:‘有父兄在’ , 求也问‘闻斯行诸’ , 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 , 敢问 。”子曰:“求也退 , 故进之;由也兼人 , 故退之 。”——《论语》
翻译:子路问:“听到可做的事 , 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 , 怎么可以?”冉有问:“听到可做的事 , 就去做吗?”孔子说:“是的 。”公西华问:“两人问同一个问题 , 为什么您的回答不一样?”孔子说:“冉求做事退缩 , 所以我鼓励他;子路勇往直前 , 所以我让他保守些 。”
解读:每个人的才具、性情不同 , 因材施教 , 才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
4、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
翻译: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 , 不区分学生的类别 。”
解读:社会有各种区分 , 阶层、贫富、智愚、地域、亲疏 , 能够平等相待 , 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