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的典故和故事分享 关于石头的故事有哪些

【石头的典故和故事分享 关于石头的故事有哪些】罗江白马关 , 有一座鹿头山 , 古时又称鹿头关 。鹿头山上有一座祭祀三国时蜀汉军师庞统的靖侯祠 。离靖侯祠不远处 , 有一座兀立的小山包 。山顶上长满了野草、地势平整 , 远远一看 , 和周边的丘陵小山并无区别 , 走近一看 , 就会发现山的侧面露出来的都是层层叠叠的岩石 。
罗江地区最常见的岩石是青石、砂岩 , 但这座小山露出来的岩石却不一样 , 不但黝黑 , 而且坚硬如铁 。岩石中间嵌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砾石 , 在阳光下 , 隐隐发出金属的光泽 。绕山细看 , 整座小山就是一块大石头 , 当地人把这块大石头称作点将台 。在周边的山谷里 , 到处零零散散分布着这样的石头 , 但离开了鹿头山 , 这样的黑石头却很少见了 。
为什么鹿头山会有这些黑石头?民间有很多传说 , 但要说起来 , 这些传说都与点将台有关 。关于点将台的传说 , 有两个版本 。
第一个版本和张飞有关 。说是东汉末年 , 群雄逐鹿 , 刘备在军师庞统的辅佐下 , 准备从鹿头山攻取成都 。鹿头山是进入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 , 正如杜甫《鹿头山》所写:“及兹险阻尽 , 始喜原野阔 。”翻过鹿头山 , 便是百里平原 , 只要攻下鹿头山 , 大军便可直抵成都 。不料 , 庞统在鹿头山落凤坡误中埋伏 , 被乱箭射杀 , 让夺取成都陷入困境 。紧要关头 , 刘备调来五虎上将张飞 , 誓要夺下成都 。鹿头山与成都之间是雒城 , 守将名张任 , 是一员猛将 , 正是他设下埋伏射杀了庞统 。张飞立下军令状 , 誓死要捉住张任 , 攻下雒城 。张飞定下计策 , 利用夜色进军 , 在金雁桥伏击张任 。进军当晚 , 张飞在点将台处连夜点兵 , 为了激励将士奋勇向前 , 张飞发誓 , 所有将士必须在天明前点完 , 保证到达埋伏地点;若是到了天明 , 还未点到的将士就会化为石头 。点将台以及周边的那些黑色石头就是那些到了天明还未点到的将士化成的 。
那一战 , 雒城守将张任被杀 , 之后张飞率大军长驱直入 , 兵临成都 , 益州牧刘璋自尽 , 刘备以成都为都城建立了蜀汉政权 。
传说的第二个版本和诸葛瞻有关 。说是三国末期 , 魏国大将邓艾奇袭成都 。邓艾绕过天险剑门关 , 偷渡阴平关 , 突然来到鹿头山 , 那时鹿头山下便是绵竹关 。绵竹关一过 , 便是一马平川 , 蜀汉都城成都再无屏障 。要想成都安全 , 必须死守绵竹关 。镇守绵竹关的大将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 , 因为绵竹关地处蜀汉腹地 , 驻军几乎没有参加过前线战争 , 缺少实战经验 。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国大军 , 诸葛瞻带领的蜀军无力对抗 , 但绵竹关的存亡 , 涉及到蜀汉存亡 。诸葛瞻决定在鹿头山与邓艾大军决一死战 , 誓将魏军挡在成都大门之外 , 点将台正是诸葛瞻御敌点将之处 。蜀汉将士在诸葛瞻的激励下 , 竭尽全力 , 拼死奋战 , 直杀得血流遍野 , 终因实力差距不敌魏军 。蜀国将士纷纷倒在魏军的刀剑之下 , 尸横遍野 , 诸葛瞻和儿子诸葛尚也未能幸免 。传说蜀汉将士战死倒下后 , 便化作这点将台一带的黑石 , 形成一道屏障 , 阻挡魏军的进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