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这首诗的赏析 子衿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子衿
《诗经·国风·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衿》,是一首情人相戏之诗 。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 。想象约会时等待情人的心情,想象情人约会前穿衣佩带准备前往约会之情景,及女子等待时的思念焦燥的心情 。
《国风·郑风》是《诗经·国风》中的作品,十五国风之一 。共二十一篇 。“郑风” ,郑国之风 。
郑国,姬姓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郑,即郑桓公,其地在今陕西华县东 。桓公于周为上卿,犬戎入侵,杀死周幽王和桓公 。周平王东迁后,公元前770年,桓公子武公亦东迁,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建立郑国 。其后庄公继位,为春秋初之强国 。
【子衿】
子,对男子的美称 。这里是对心上人的爱称 。
【衿】,在《说文》中没有收录,
其异体字【紟】,与【衿】同音同义 。
【紟】,纟+今
《说文》:衣系也 。联合衣襟之带也 。
【衿、紟】,本义:古代衣服的交领 。衣领 。
这首诗分三章节,是倒叙,我可以倒过来看
第三章节: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其中:
【阙】,门+欮
《说文》:门观也 。
本义:城郭外高高的观望台 。
也指: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 。如:宫阙 。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 。如:阙下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京城,宫殿 。如:“城阙辅三秦” 。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 。如:墓阙
本首诗用其本义 。
【挑兮达兮】,
挑,手分开(兆有列开之意) 。
达(達),行不相遇 。这里指来回走动
两个关键汉字,描绘出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等待心上人时的走来走去手足无措场景,心烦不安的内心世界 。
在高高的城门观楼上,走来走去手足无措,心烦不安啊,一天见不着你,却好像过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第一二章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子衿这首诗的赏析 子衿原文及翻译及注释】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猪龙玉佩
圣水牛玉佩
【佩】,亻+凡+巾
“人”,指的是“人所以利用”;
“凡”,指的是“凡”为“所谓无所不佩”,
“凡”必有所佩;
“巾”,指的是人凡所佩之“巾”物,
指人凡佩必有“巾” 。
本义:佩带,带必所佩 。
其实这是女子想象中的心爱男子准备出门来赴约的情景,
【衿、佩】,简简单单的两个字,把当时男子出门时的画面清晰地表达出来 。
【青青子衿】,女子心里想着,心爱的人还没到来,是不是正在穿衣服?
【青青子佩】,女子心里想着,心爱的人还没到来,是不是正在挂衣带上的佩饰?
女子心神不宁的等待,心爱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你那青青的衣领,悠悠萦绕我心 。就算我不找你,怎么你也不来信?
你那青青的佩饰,悠悠牵着我的思念 。就算我不找你,怎么你也不来找我?
【青衿】
“衿”原指古代男子上衣的相交衣领,到了周代,把读书人的服饰叫“青衿”,后世变把“青青子衿”或“青衿”作为“学子”、“贤才”的代称 。
《短歌行》
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统一北方,成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后亲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准备与孙权决战,平定南方,全国一统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