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思想,都在他的诗里 。
反过来,我们也能从一个人的诗里,看到他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脉络 。比如王安石的诗 。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宋神宗熙宁年间,他主导了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史称“王安石变法” 。
王安石也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诗,格局高远,气势如虹,艺术上也独具一格,一点不输唐朝大家 。
今年是王安石诞生1000年,我就选择了王安石十首经典诗歌作品,在展现他不凡的一生 。
通过这十首诗,也来看看他思想的发展轨迹,他为什么要推动变法,在变法中又经历了什么 。
1,河北民
河北民,
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
输与官家事夷狄 。
今年大旱千里赤,
州县仍催给河役 。
老小相携来就南,
南人丰年自无食 。
悲愁白日天地昏,
路旁过者无颜色 。
汝生不及贞观中,
斗粟数钱无兵戎 。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示了边境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对他们的处境,深表同情 。
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年),也就是与西夏签订“庆历和议”的两年之后 。那时的王安石才25岁,刚刚涉足官场不久 。
宋与西夏连年征战,最后以一纸协议换来暂时的边境安宁 。但这种表面和平,却让边境百姓付出巨大代价 。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百姓遭遇大旱,官府还在逼劳役,苦不堪言的百姓只好流离失所 。这是什么政策?
一趟边境行,他看到了外强中干的宋朝当局,并对当局的对内对外政策提出质疑 。
就这样,他想到改革的必要性,想到了富国强民的紧迫感 。是困顿的边民现实,让他有了变法的思想 。
2,桃源行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 。
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 。
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 。
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 。
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 。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 。
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 。
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
王安石的这首诗亦写于工作初期 。那时候,他离京去常州任职,好朋友梅尧臣为他送行,写下《桃源行》 。梅尧臣通过这首诗,希望王能干出一方天地,政治清明,百姓和谐 。王安石的这首诗,是对梅尧臣的和诗 。
在这首诗里,王安石与大众思维不同,他没有陶醉在陶渊明描绘的理想之境,而以政治家的锐利,在思考秦国百姓为什么要逃入桃源?
【诵读王安石诗词最佳十首 王安石诗词最佳十首】王安石的诗,明确给出答案,就是因为秦国暴政,久乱难治,才有一批一批难民躲起来 。
显然,王安石的《桃源行》,着眼于历史的兴亡,表达了对战乱的不满,反映出诗人致敬尧舜的理想 。
把传统题材重新发挥,写出了自己的政策理想,这就是王安石作品的气质 。
3,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需要先说明的是,这里的飞来峰,并不是杭州的飞来峰 。
1050年,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绍兴,写下此诗 。
这首诗,也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 。他在鄞县干了3年,3年里,他把自己的辖区当作改革的试验田,做了许多大胆尝试 。其中有一项改革,类似后来的青苗法,获得成功 。
鄞县的实践,让他充满自信,踌躇满志,有了更大的人生志向 。这首诗,借写峰上古塔之高,抒发了自己政治理想 。
- 「诗词鉴赏」教师节,那些赞美老师的诗句 关于赞美老师的名言有哪些
-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李清照词全集赏析
- 正能量激励人的古诗词 励志的诗句霸气唯美
- 李叔同最好的诗词 李叔同诗词精选
- 中国古代最美辞赋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
- 红楼梦诗词精华欣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
- 杜甫有名诗句大全 杜甫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 热爱祖国的古诗词 关于爱国的古诗整首
- 唐诗宋词诗歌鉴赏 唐宋诗词精选
- 含有对偶的古诗词分享 对偶的诗句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