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最好的诗词 李叔同诗词精选


0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
美国曲作家John Pond Ordway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传到日本,日本词作者犬童球溪依据曲调(微改)填词《旅愁》,留学日本的李叔同听到《旅愁》词、曲(微改)创作了《送别》 。《送别》词曲的可靠版本应为丰子恺1928年编印的《中文名歌五十曲》 。
《送别》是“集尽古诗送别意象之大成”的一首词:“长亭”、“古道”、“芳草”、“晚笛”、“夕阳”、“天涯”、“浊酒”、“寒梦” 。
短短10句里,一句里有一个中国古典“送别”的经典意象 。象征意蕴的浓缩和叠加是这首歌传唱久远的原因 。词将情感内敛于这些经典的意象中,配合词的曲将整个歌曲缓、婉、沉敛的特点唱出来 。
词中情感唯一向外就是“知交半零落”,也正是此句,令歌手朴树歌唱时哽咽之句,几度泣不成声的 。给祖父送葬的时候,这首歌曲在我耳机里低声徘徊了一整天 。
关于这首词是“送谁的”问题,历来极具争议 。
根据其创作时间是写于未出家之前的,所以很有可能是送友人 。根据中国古典诗词里送别诗普遍的送别对象而来 。在送友人的基础上也是在送自己 。据说这首词作于1914年,此词创作完成4年后,李叔同突然出家,佛号为“弘一法师” 。至于他出家的原因,李叔同从未正面解释过 。或许,这首《送别》就是送给自己的解释 。
“馀欢”相对“浊酒”,“馀”字表示食物之外的欢乐就是这浊酒了,喝完这一杯酒,就该古道送别了 。“古道相送”时送的是什么呢?
这一条古道曾经送别过很多人,很多事,如今你与我面对同样的处境,我们到底在送别什么呢?古代交通不便,书信都有可能中断好几年,从杜牧的“家书到隔年”与杜甫的“家书抵万金”可见一斑 。一别,甚至就是永恒,即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所以,你我送别的是——时间!是时间那!
明朝杨慎,有一首著名的词《临江仙》 。这是一首诗人在咏叹过往秦汉的历史,选自其《廿一史弹词》之《说秦汉》,后被毛宗岗父子删评《三国演义》时放入开篇词里,用以概括整个波云诡谲的三国史的,词曰:
【李叔同最好的诗词 李叔同诗词精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其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可以解释“一瓢浊酒尽馀欢”的“馀欢”二字 。“馀”本意为吃剩下的菜,引申为剩下的,残存的 。“相逢尽馀欢”,谈天说地,古往今来,那滔滔数岁的过往里,一句话就是一个朝代,半句话就是一个人生 。馀欢之后,不知东方之既白,该是送别之际了 。离别后,寒梦总在侵扰着我,令我无法安眠 。
送完你后,于心心念念的孤寂处,感叹离别,更无半个知交 。你我倘若再次相见时,是哪年又哪月啊?归来的你是否白发苍苍,我是否已经驾鹤西去?正因如此,才有后来的人将“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增补其中 。
你如果游历那万山千川与河流,见识完各色人物,突然有一天记忆起我,你可千万不要担心这归来的路途遥远,你可千万不要犹豫,不要等待,请“不要徘徊”,请立刻启程 。这一路上或许意外与偶然颇多,不要妄自慨叹俞伯牙摔琴之憾事啊!
我怕的是我们终究抵不过这时间,这时间其实说长又短,短到一生只是须臾,而这长呢?那源自与我精神深处思恋的绵长啊 。漫长的等待里,我的精神可以度秒如年啊!在隆冬数日之际,万山凋零,人人都在躲避着寒凉的街道与凄苦的氛围,躲在房屋里 。而唯独我一个人,披着蓑笠,冒着那邈渺的大雪,独自来到被冻成死硬的江面之上,拿出我的钓竿 。别人都以为我是疯了!我到底在钓什么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