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句俗语 , 都是人们经验实践的总结 ,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 都有一些道理 。但是放在一起来讲却有点矛盾 。
究其原因 , 实在是和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关 。
不管是六月天热 , 还是腊月天寒 , 夏天屋里有空调 , 冬天屋里有暖气 。坐月子一点罪都不受 。大人孩子都养的白白胖胖 。
腊月里有老人故去 , 也不用担心吃不饱饭 , 发送不起老人 , 更不用发愁过不去年关了 。
农村老人常说“人怕腊月生 , 又怕腊月死” , 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人们生活条件好了 , 新生儿不管在什么时候出生人们都会饱含期待 , 而老人去世这个大家都避免不了 , 所以不管是什么时候老人去世人们也不会很担心 , 但是在物资都很匮乏的以前 , 人们特别担心新生儿在腊月出生 , 也害怕老人在腊月去世 , 俗语“人怕腊月生 , 又怕腊月死”就将人们对生死在腊月这件事情的心情表达的清清楚楚 , 那么为什么在以前人们又怕在腊月生 , 又怕在腊月死呢?
人怕腊月生
在以前农村几乎是靠天吃饭 , 庄稼的产量也特别的低 , 在交完公粮后所剩无几 , 如果是碰到好的年景还好 , 粮食能吃到第二年春天 , 如果是不好的年景 , 可能到了冬天便过上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 , 在小孩出生以后 , 产妇要有充足的奶水就要有吃很有营养的东西 , 但是到了腊月所有人都吃了上顿没下顿 , 产妇就连吃饱饭都是奢侈 , 奶水自然也不会太多 , 所以腊月生的孩子往往会缺乏营养生长缓慢 。再加上以前农村取暖设施很落后 , 到了冬天屋里特别的冷 , 刚出生的小孩子又很怕冷 , 但是盖太厚的被子孩子被压得很不舒服 , 所以在腊月生的孩子既吃不饱饭又穿不暖和 , 产妇也没有营养恢复不好 , 一家子也跟着遭罪 , 所以很多家庭都害怕孩子在腊月出生 。
又怕腊月死
在农村一进了腊月 , 老人去世的就会特别多 , 现在因为农村取暖的设施越来越完善 , 人们并不会担心老人在腊月去世后因为天气冷无法料理后事 , 但是在以前农村人特别怕老人在腊月去世 。我们北方一进了腊月天气会特别的特别的冷 , 尤其是刮起北风的时候 , 人们恨不得都不出门 , 但是农村老人去世后并不会立马就下葬 , 而是要在庭院里放几天等到良辰吉日后才下葬 , 在等待的这几天 , 主家不仅要安排这些人吃饭 , 以前人们根本没有存粮 , 要安排这么多人吃饭便会东借西借的 , 等葬礼结束后要好多年才能还清 。除了要借粮食以外 , 老人的子孙还要在天寒地冻的庭院里接待前来悼念的亲戚朋友 , 跪拜一天下来全身已经冻透 , 甚至会冻伤冻病 , 所以农村人便特别害怕家里的老人去世 。
但是“人怕腊月生 , 又怕腊月死”只是以前的说法 , 现在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高 , 不管新生儿什么时候出生 , 产妇都会有充足的养分 , 新生儿也能在优越的环境下成长 。农村的取暖设施越来越完善 , 老人去世后人们也不会担心没有东西招待前来帮忙的亲戚朋友 , 也不会担心会被冻坏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 但是农村老人传下来的宝贵经验我们却不能忘记 , 忆苦思甜才会懂得现在生活来之不易 , 应该好好珍惜 , 大家觉得呢?觉得有道理可以点个赞哦
- 为啥衣服洗完全是“毛”?老保姆教你2招,衣服一尘不染!
- 大学女生寝室的“佛系春联”火了,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春联?
- 关于狗的俗语有哪些 狗的谚语和俗语大全
- 融创中国会暴雷吗?
- 双城记读后感
- 什么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什么意思
- 佛说爱情五百次回眸,只为今生相遇
- 人民网发文批评《宸汐缘》“造型无新意、选角不合适、故事大杂烩”,对此你怎么看?
- 3岁的小孩牙齿“地包天”,需要干预吗?换牙自己能更正吗?
- 我儿子被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录取,请问预防医学就业前景怎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