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刘细君公主和辽国兴平公主都是和亲不久便死了,谁更悲哀凄凉?

刘细君和兴平比 , 当然是兴平凄凉 , 连怎么死的 , 史学界都没定议 , 连强大的娘家人都没搞清 , 死的不明不白 。
细君不算惨 , 夫君对她还不错 , 还生有一女 , 虽然嫁祖孙俩 , 但胡人风俗如此 , 至少后老公年轻 。
细君有文化心灵手巧 , 俩夫君都敬她 , 让她别起宅院 , 自己住 。
前老公 , 猎骄靡年老 , 想使孙子军须靡娶刘细君 。
刘细君不同意 , 上书给汉武帝说明此事 , 汉武帝回信说:“随从乌孙国风俗 , 汉朝想要与乌孙联合消灭匈奴 。”军须靡就娶了刘细君 。
猎骄靡去世 , 军须靡代立为王 。
汉武帝也很怜悯她 , 每隔一年就派使者送去帷帐、锦绣等物 。
但性格决定命运 , 风俗不同 , 语言又不通 , 加上想家 , 又是个多愁善感之人 , 自己还是把自己忧闷死了 。
看看后来的解忧公主 , 活泼开朗 , 在乌孙过的多好 , 还能干政 , 大汉的任何女人可没这地位 。
细君写的黄鹄歌 , 一看就是多愁善感的文艺女青年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 , 远托异国兮乌王延 。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 ,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

西汉刘细君公主和辽国兴平公主都是和亲不久便死了,谁更悲哀凄凉?

文章插图


辽兴平公主就惨了 , 没有文艺范还相貌平平 , 再加上她嫁了个薄情寡义 , 心黑手辣的老公 , 当然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
元昊此人一个白眼狼 , 为了绝后患 , 他把卫慕族整族扔进黄河淹死 , 把卫慕族人的亲生母亲用毒酒毒死 , 把自己的表姐老婆和他俩的亲生儿子 , 一刀杀了 。
还抢自己儿媳 , 儿子长的不像自己也杀了 。
嫁这么个千古难见的残忍怪胎 , 能幸福么!
而 , 李元昊娶兴平公主纯属听从父命 , 以元昊的性格能委屈自己是辽的女婿么 。兴平公主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

辽兴宗重熙四年 , 兴平公主抑郁而亡 。
关于她的死因 , 还有一说是元昊为了诛灭卫慕家族 , 竟用毒酒毒死自己的亲生母亲皇后卫慕氏 。因兴平公主了解真情 , 为了灭口 , 元昊将其囚禁而死于狱中 。
公主逝世后 , 辽国派遣北院承旨耶律庶成持诏询问原因 , 但没有问出什么结果 。
女人 , 古代的女人 , 命运能由得了自己 , 两个都是被牺牲的货物!

西汉刘细君公主和辽国兴平公主都是和亲不久便死了,谁更悲哀凄凉?

文章插图
辽国公主虽死在西夏但母国未曾忘记她,西汉刘细君死在乌苏大汉从未来人悼念还另派刘解忧公主再嫁乌苏王和亲 。
和亲是一种政治联姻 , 原型是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当时秦国与晋国是两个强国 , 为了巩固两国的势力 , 经过通过政治联姻 , 就是把自己国家的公主嫁到对方国家 , 从而使得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和亲是通过联姻的方式 , 实现两国之间的和平!流行于西汉时期 , 它的“始作俑者”为刘邦!刘邦在经历“白登之围”后 , 对匈奴束手无策 , 又胆战心惊 。为了大汉边境的安宁 , 刘邦采用了和亲的办法 , 就是把公主嫁到匈奴!刘邦认为 , 公主嫁到匈奴 , 生了儿子 , 立为大汗 , 那么大汉就是他的外祖家 , 岂有外孙攻打祖父的道理?这样一来 , 两国之间就处于和平状态 , 大汉就相安无事了!刘邦原本想把自己的亲身女儿嫁到匈奴 , 但父女情深 , 生怕自己的女儿在那里受到委屈 , 于是就从诸侯王中挑选!西汉时期远嫁匈奴的都是诸侯王的女儿 , 也就是郡公主 , 她们冒充公主 , 因为匈奴不知道 , 所以都被蒙蔽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