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二 )


这句是说杨玉环穿着霓裳羽衣,包裹着她那娇艳的面容,牡丹花也是一样,花团锦簇 。这里的“想”,意思是看到云朵,就想到玉环的衣裳,看见花儿,就想到玉环的面容;但反过来也成立,是看到玉环的衣服,就仿如天上的云朵,看到玉环的面容,就好比牡丹花一样娇艳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接着“春风拂槛露华浓”,“槛”读作jiàn,栏杆的意思 。露华浓是说,牡丹花在晶莹露珠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 。所谓春风,因为正值春日,有暖风拂面,同时也暗指君王春风般的恩泽 。露珠使花朵更加娇艳,君王的恩泽让玉环倍加夺目 。
所谓人即使花,花既是人,以人喻花,以花喻人,融为一体,分辨不清 。
最后,李白腾地一下,飞到了西王母所在群玉山和瑶台,意思是说,难道我是在仙境之中吗,否则,怎会看到如此美丽的花朵,和眼前这位仙女?
把玉环比作仙女,不露痕迹、浑然天成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仍然以花喻人,与上一首呼应,但不只写花色,更写花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是楚王与神女的典故,故事中的神女仅出现在楚王的梦中,又怎能和眼前活生生的美人儿相比?
汉宫里美女如云,特别是那赵飞燕,算得上是绝代美人吧,可她还是需要靠化妆来让自己变美,又怎记得上眼前的玉环,不施粉黛,浑然天色 。
这首诗,是以贬低著名美女的手法,来进一步烘托玉环的美貌 。玉环到底有多美呢?第一首写得很虚幻,这一首有了神女和飞燕的对比,稍微具体了一点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李白飞到了仙境,穿越到古代,到这里终于回到了现实 。
“名花倾国两相欢”,名花是指牡丹,倾国当然是指玉环了 。玉环到底有多美?李白终于说出来了,她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唯有牡丹和玉环两相欢,这般天姿国色,才能赢得君王带着笑容欣赏,极言玉环的无穷魅力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君王一笑,自然就引出了“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与第一首遥相呼应,这个春风,是指杨玉环,意思是只有玉环这阵和煦的春风,才能消解皇帝心中的惆怅 。但是,也可以把春风代指皇帝,意思是杨玉环的国色天香,消解了皇帝心无限怅恨 。两种理解都没错,不必纠结 。
末句沉香亭北,是点明赏花地点 。沉香亭是一个沉香修建的亭子,唐时在长安兴庆宫龙池东北面 。当然也只有沉香所建成的亭子,才配得上英明的皇上和美丽的玉环在这里赏花了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唐玄宗爱这三首诗,杨玉环更是爱这三首诗,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吟唱 。唐玄宗不愧为开创了大唐盛世的皇帝,只有他独到的眼光,才会让李白来为杨玉环作诗,而只有李白,才能把杨玉环写得如此美艳动人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这句是李白三首《清平调》中,第一首中的第一句 。传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赏花时召李白进宫作诗助兴 。当时李白喝得熏熏大醉,但酒醉中的李白不仅挥洒自如,而且意境贴切,极力歌颂又不露痕迹,作者把花与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面花颜浑融一片,同承唐玄宗的恩泽 。“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贵妃的衣服,写成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丰满的玉体 。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 。云彩羡慕她的衣裳鲜花羡慕她的娇容,把杨贵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之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