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李白是在公元743年的春天,当时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唐玄宗和扬玉环在宫中的巜兴庆池》欣赏牡丹佳景 。下令李白作诗促兴 。
公元743年春天,李白41岁,宫中的兴庆池牡丹花盛开,唐玄宗与杨玉环一起在欣赏,唐玄宗命令李白来作诗助兴 。李白无奈之下写了这首《清平调》 。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您好谢邀!“云想衣裳花想容”意思是: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清平调.其一》 。全文: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 。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命作了三章,所以,这首诗是专门为了赞美杨贵妃的美丽而作的,也是一篇赞美一个人美丽的最极致的诗篇了 。
诗人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瑤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
此诗想象巧妙,信手拈来,虽然诗人是在无奈心情之下写出,但仍可见诗人之功底深厚 。诗中句句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需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
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80年代时,著名歌手邓丽君出了两张古诗专辑,专辑中全是古诗词谱新曲,听来别有韵味,只可惜这首《清平调》还没有录制完成,邓女士就香消玉殒了,直到2015年,由王菲翻唱,实现了与邓丽君的隔空对话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清平调》由李白所填,共有3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是第一首,这三首诗都写得非常美,特别是每一首的第一句,更是千古经典,而经典中的经典,就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相传,在唐玄宗天宝年间,一个春日,唐玄宗和杨玉环在宫里沉香亭赏牡丹花 。这牡丹花,可不一般,唐宋时期,那是受上流社会喜爱的花种 。且皇帝和妃子赏花,当然不能干赏,要有演员跳舞助兴,可这时候唐玄宗却觉得,我有这么美丽的花儿,还有杨玉环这样的美人相陪,如果用往日词曲,未免有点美中不足 。
于是他就招当时供奉翰林的李白入宫,谱写新的乐章,半醉半醒之间的李白,文不加点,就在金花笺上写下了这三首《清平调》 。这个片段在电影《妖猫传》中有很好的表现,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个李白,就是真的李白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唱的君王带笑看 。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被倚栏杆 。
这三首诗,都是把杨玉环与牡丹花融为一体,读来让人分不清哪是人,哪是花,人花交映,迷离朦胧 。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当时在什么情境下写出这句诗?

文章插图
起笔不凡,“云想衣裳花想容”,“裳”这里读作cháng,古人衣服分上衣下裳,就是裙子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