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
原名武七,山东聊城人,1838~1896,以乞讨办学,清政府封其为“义学正” 。武训原本没有正式名字,他和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都是那种“穷得连名字都没有”的贫民 。因在家族同辈兄弟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 。光绪十六年(1890),武七与寺院合作,在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
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4月23日,武训病逝于御史巷义塾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武训)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 。
就这样,武训在众学童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九岁 。出殡当日,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官绅全体执绋送殡,遵照武训遗嘱归葬于堂邑县柳林镇崇贤义塾的东侧 。各县乡民自动参加葬礼达万人以上,沿途来观者人山人海,一时师生哭声震天,乡民纷纷落泪 。
- 江西历史文化名村有哪些
-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 细数桂林历史文化名人
- 长春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 河北历史文化名城都有哪些
- 廉洁文化名言警句 廉洁警句格言
- 名垂青史的安徽文化名人
- 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 浅谈陕西历史文化名镇有哪些
- 极具特色的海南十大文化名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