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孟母的原文及翻译 烈女传原文及翻译】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
这是蔡文姬的《悲愤诗》中的最后两句 。一位不可多得的东汉女文学家,到底经历了什么能让她写出这样忧郁、感伤的诗句呢 。
蔡文姬真名叫蔡琰,出身名门,是东汉的文学家蔡邕之女 。蔡邕精通史书、辞赋、书法,可以说是书香门第,曾任过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位 。董卓当权时,仰慕蔡邕的才华,强征他入朝为官,最高做到了左中郎将官职,并对他尊敬有加 。蔡文姬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说荣华富贵,但也衣食丰足 。受到的教育不是一般人家能相比的 。《三字经》中有“蔡文姬,能辨琴”说蔡文姬小的时候就精通音律,随着父亲学习史书辞赋,也是博学多才 。放在古代“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自然是良配 。只可惜天妒人才,命运多舛 。
蔡文姬年轻时嫁给了河东世家的卫仲道,据说是卫青的后人,也算是门当户对 。只可惜丈夫早年病死,于蔡文姬膝下无子,蔡文姬便离开了卫家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想来文姬在卫家并不快乐,再加上没有子爵的产生,只能离开夫家,重回娘家 。本来年轻丧夫这一段不幸的婚姻对蔡文姬就是很大的打击,在东汉那个年代有这种经历很难再嫁 。又逢乱世,命运再一次折磨了她 。
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设计杀死 。蔡邕受到牵连,被下入狱而死 。蔡文姬也是在这个时候失去了家庭的保护,开始了担惊受怕的生活 。195年李傕、郭汜打着给董卓报仇的旗号,带领凉州兵祸乱长安,长安百姓死伤无数,更是背景离乡 。附属国南匈奴趁乱打劫,掠夺百姓 。蔡文姬也是这个时候被抢掠到匈奴,年纪轻轻在匈奴过着悲惨的生活,这种日子长达12年,还被迫生下两个孩子 。在《悲愤诗》中,很大的篇幅在描写匈奴人的残暴,和俘虏们的悲惨生活 。辱骂毒打是家常便饭,白天哭泣着赶路干活,夜晚担心明天会不会杀死,命运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中 。蛮荒、寒冷、毒打一直伴随在身边 。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生活12年,只为了心中仅存的那一点点回家的希望,硬撑着活下去 。
207年,曹操统一北方,怀念自己的老友蔡邕,可怜老友没有传承,便花重金将蔡文姬从匈奴手中赎回 。在诗中她提到了有人将她赎回的喜悦,以及对两个孩子的依依不舍、母子情深 。可在匈奴的生活在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那种对新生活的渴望战胜了母子之情,可见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 。回到家乡后已没有亲人与她相识,后来便嫁给了老乡董祀 。
灾难似乎并没有完全远离文姬,董祀因犯罪判了死刑,蔡文姬走投无路,打算做最后一次命运的抗争,寒天冻地,光脚散发跑到曹操府里求情 。正赶上曹操在宴请客人,其实曹操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但才女来拜访,曹操也很好奇 。蔡文姬样子虽然狼狈,当见众人后条理清晰,真情实感溢于言表,叩头为夫君请罪 。曹操做了一下最后的试探,“砍头的文书都已经发下去了,怎么办啊” 。蔡文姬也是不死心,声泪俱下“您有良马勇士,请怜惜一个催死之人麻烦他们走一次吧 。”曹操也是被感动,更是感慨昔日老友之女如今的落魄,不忍心再让她受罪,便让人快马加鞭去救人,并赐给蔡文姬头巾衣袜来御寒 。
曹操这时也想起了老友的很多书籍,便问起这些书籍的下落 。蔡文姬回答说“父亲书籍有4000余卷,可惜战乱基本都丢失,但我能记下来的有400多篇” 。这也算是对曹操救她夫君的回报吧 。曹操本来想派10个人帮助曹文姬抄写 。蔡文姬以男女授受不亲的名义拒绝了他,执意由自己来写 。那份对于文学的骄傲和父亲的怀念,不想假借他人之手,最后丝毫不差的把这400多篇背写下来给了曹操 。回家后,她又写下了《悲愤书》,她的故事到这里便结束了,《后汉书》中再没有她后续的记载了 。蔡文姬还留有作品古乐府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
- 梭子蟹水开后蒸几分钟可以吃 梭子蟹公的好吃还是母的
- 秋老虎也分公母的,今年秋老虎是公是母呢?
- 川贝母的功效
- 感恩父母最朴实的句子 感恩父母的一句话简短
- 感恩父母的经典句子
- 孝敬父母的成语 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
- 对老父亲感人的话语
- 送给父母的百条感恩名言警句 孝敬老人的名言名句
- 沉香救母的故事主要内容 沉香救母的故事原文
- 孝敬父母的名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