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家长会,家长如何提问合适?( 二 )


家长会上可以提问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对于自己小孩的学习表现,还是要会后与老师一对一交流 。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开家长会或被老师“约谈”的头一天晚上,心里打着小鼓:该和老师说些什么?孩子在家的“毛病”要不要反馈给老师?问什么问题会显得比较有分寸?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除了孩子的成绩,表现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有哪些信息需要向老师获取,又该怎样获取?
01
除非老师要求,否则家长会时不要让孩子一起来
有时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参加的会议是十分有益的,比如在规划学习技巧,安排学习或者是一些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直接找到解决方法的时候 。除此之外孩子是没必要一起来的,因为若是有学生在场的话,老师的交流对象就倾向于学生 。但作为老师,他们确有一些话是只想对家长讲 。
02
向老师询问自家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
学校教育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学生能够从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 。对其中一些孩子来说,学校带给他们的主要压力和功课丝毫无关 。
因为,在父母眼里近乎完美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不一定就受大家的欢迎 。在学校里,有的同学人缘好,谁都乐意与他交往;有的同学人际关系却不太理想,没有谁愿意和他来往 。而且,有的同学虽然没有同任何人红过脸、吵过嘴,但他们很少有人理会,就好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
到了中学,孩子可能遇到种种人际问题,但他们并不想在家中过多地谈论他们的社会生活,这时,老师的观察和见解却能够给你一些启发 。
03
带着具体问题和关注点
对老师来说,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我的孩子在班上的表现如何?”因为我们能交流的时间有限,老师只是想立刻知道你对孩子的关注点在哪里 。家长不妨这样问:
上课听讲是否认真?是否说话?走神?搞小动作?
跟同学关系如何?
是否愿意帮助别人?
是否关心班级体?
孩子不愿意整理错题本,该怎么办?
……
上课听讲是否认真?是否说话?走神?搞小动作?
跟同学关系如何?
是否愿意帮助别人?
是否关心班级体?
孩子不愿意整理错题本,该怎么办?
……
老师都喜欢问具体问题的家长,这样既节省交流的时间,又可以保证交流的精准度 。
04
如果可以的话就请分享一些私人信息
有的时候家长要告诉老师,孩子的祖父母不在了或是孩子失去了心爱的宠物,或者是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又或者是父母正在和病魔斗争 。这些信息都会对老师有所帮助,因为有时候老师可以明显感到孩子的不好的行为却找不到困扰他们的原因 。
05
如果老师没提供关于孩子的积极反馈,就主动去问
你最不想在听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后,伤心或失望地离开家长会 。即使是那些行为最差、学习最不好的学生也会有优点,老师有义务向家长如实反映 。但如果老师没有主动提及孩子的优点,家长也可以主动询问,并在回家后转达给孩子 。
因为,孩子都希望得到积极的反馈,而来自老师的表扬,往往比来自家长的更为有力 。并且,家长在向孩子传递老师的夸赞时,亲子关系也在无形中变得亲密 。
06
告诉老师哪些方法在家里很有效,
而哪些又是你需要得到帮助的
你可能会觉得当孩子回家的时候你就必须自己搞定一切,但老师会有方法让孩子在家里也继续更流畅地学习而且一切都井井有条 。如果你的孩子早晨出门晚,晚上十点前也没有办法完成作业,一定要请教老师解决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