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史记》的《刺客列传》发现荆轲可能是剑术最差的刺客,要不秦始皇就是剑术最高的,大家怎么看?

首先感谢邀请回答此问题,在我看来,不管荆轲是刺客中剑术最差的,还是秦始皇剑术高,最终荆轲刺杀都会以失败而告终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依据:

看《史记》的《刺客列传》发现荆轲可能是剑术最差的刺客,要不秦始皇就是剑术最高的,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1. 秦始皇的防备 。秦始皇在六国中开展的统一大业,早给自己树了太多的敌人,每一个被灭的国家后代等都有很多人想要杀死秦始皇,所以秦始皇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有清醒的认识 。虽然燕太子丹派人献地图和樊於期的头颅,感觉够有诚意,但是秦始皇在内心仍然会有警示的,因为太子丹之前就是从秦国偷偷跑回去,而这次又主动投诚,此种岂不是有大大的问题 。
看《史记》的《刺客列传》发现荆轲可能是剑术最差的刺客,要不秦始皇就是剑术最高的,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荆轲影视形象
2. 秦舞阳的临阵胆怯 。荆轲即便武功再高,其也是人不是神,既然是人就有破绽,于是秦舞阳就充当了这个角色,号称勇士的秦舞阳遇见威严的秦始皇变颜变色,被周围秦国大臣所质疑,大臣的质疑,以及秦始皇自己的猜疑,让这场刺杀行动异常艰难 。
看《史记》的《刺客列传》发现荆轲可能是剑术最差的刺客,要不秦始皇就是剑术最高的,大家怎么看?

文章插图
3. 刺杀武器的不顺手 。荆轲将匕首藏于地图卷轴之中,待地图全部展开之时,顺手拿其匕首近距离刺杀秦始皇,这简直是理想的刺杀过程,在对方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弊病,但是在展开地图的时候,秦始皇在看到匕首的时候和荆轲的反应是一致的,一个是顺手操起匕首刺杀,一个是及时闪躲躲避,本来秦始皇就是一个很厉害在的武者,在一见匕首就知道不好,躲避是第一时间的反应随后秦始皇和荆轲在大殿上开始追逐,怎奈荆轲手上是一把匕首,近距离一招致命,而追逐上就不占优势了,在旁边臣子提醒秦始皇把剑背起来,秦始皇才如梦方醒拔剑砍向荆轲,最终荆轲被制服 。
狂徒一个,眼高手低 。秦王再能,毕竟是国家元首,荆轲应当有国家级运动员的水准才算合格,近距离手持匕首,居然不能干掉秦王,足见荆轲志大才疏,言过其实 。
陶渊明有一首诗《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这两句已经把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讲透了 。说白了,就是荆轲剑术太差,功力不够 。
司马迁作《刺客列传》,一共记载了春秋战国年间的5位刺客,分别是鲁国的曹沫,吴国的专诸,晋国的豫让,齐国的聂政和卫国的荆轲(荆轲是卫国人,辗转游历至燕国) 。
这5个刺客里面,最厉害的当属聂政 。聂政受韩国大夫严仲子所托,刺杀韩相侠累 。一般我们印象中的刺客,都是潜伏在黑暗中,趁敌人不备,一击致命 。比如专诸,他就是把匕首藏在鱼的肚子里,借献鱼之名,趁机掏出匕首刺杀了吴王僚 。但是聂政不同,他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直接带剑冲进侠累的府邸,砍杀了几十名府内守卫的甲士,一路杀进客厅,在众多甲士的包围下击杀了侠累: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 。聂政直人,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