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精美诗句分享 杜甫诗词最佳十二首( 六 )


据记载,杜甫34岁那年,初到京城长安 。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都是善饮之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史称“酒中八仙人”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是专门为这八人写的“肖像”诗 。
杜甫这首《饮中八仙歌》是专门描写李白的“肖像诗”,短短的四句诗,二十八个字,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豪放纵逸、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
整体来看,这首《饮中八仙歌》的情调幽默谐谑,色彩明丽,旋律轻快,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性格鲜明,别开生面,不愧为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诗圣杜甫以诗歌的形式,为诗仙李白塑造了一幅性格鲜明、惟妙惟肖的肖像画,神采奕奕,形神兼备,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 。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 。
2021年10月16号
《登高》为了加深记忆,习读《登高》之时,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 。
据资料记载,《登高》一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秋季,也就是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第四年 。当时,战乱尚未完全平息,生民涂炭,百业凋零,真真是国破山河在 。而当时的杜甫,有家不能回,无奈地客居在夔州 。这一年的重阳节,已经人近暮年且多病缠身的杜甫,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上,极目远眺,感慨万千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这首诗大致意思就是:秋风劲急,天高云阔,凄哀的猿鸣声不绝于耳 。沙洲边江水清澈,到处都是洁白的沙粒,飞鸟在低回盘旋 。无边无涯的落叶,萧瑟落下,无尽的长江之水滚滚东去 。离家万里,常年在外,无处不在的悲秋景色,亲人离散,只有垂垂老矣身缠疾病的诗人独自登上高台 。
诗人在重阳节这天孤独的登高望远,从而发出悲叹,时间流逝,草木凋零,疾风哀猿,满目萧杀,更可悲可叹是自己人生多艰和壮志难酬 。
后人对这首旷世悲歌,多有评价,甚至称其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自然不敢妄加评论 。
是啊,一首古诗,就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冷暖自知,悲喜自知 。带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遐思和感慨 。
2020年9月22日
戏说《赠卫八处士》话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先生,因言获罪,新遭贬谪,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大概就是军队的小参谋或者文书之类的吧 。
那个年月,正赶上安史之乱尚未完全结束,社会依然动荡不安 。说起来,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先生也真是够悲催的,空有经天纬地之才,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生不逢时,半生漂泊,居无定所,再加上文人的执着个性使然,仕途也不顺遂,自然而然地就落了个艰难苦恨繁霜鬓 。
可日子再苦再难,还是要过下去 。
一天,我们伟大的诗圣杜甫先生,途经华州奉先县,突然想起,这里的某个乡下还有自己一个少年时代的好友 。这个好友,因为没什么功名,只知道姓卫,在家排行老八,姑且称之为卫八处士 。二十多年不见了,再不见,自己都已经年过半百,怕是相见无期喽 。于是,打定主意,前去拜访 。
一路打听问询,终于见到这位叫做卫八的好友 。一见面,两人都激动不已,不胜唏嘘,秉烛夜话 。当年离别的时候,两人都还是风华正茂的青葱少年,人生聚散无常,多年不见,而今已经满脸沧桑,鬓发花白 。无论如何,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不知今夕何夕,只知道今天是个好日子 。但问起那些年少时的好友,大多已经故去,心里不免激动感慨不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