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又称踏青节 ,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于上古春祭礼俗 , 既是自然节气点 , 也是传统节日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传统主题 。现在的清明节已经融入了古代的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和上巳节(三月三) 。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 许多文人都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写诗填词 , 留下了经典可以说是各大节日之首 。本文就选择其中的12首和大家共赏 。
1 ,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任池州刺史时 , 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 。清明节是踏春的好日子 , 但是这一天却下起了小雨 , 古人将清明节下雨称为“泼火雨” 。这是一种小雨 , 虽然不大 , 但是却让路更加泥泞 , 难以行走 , 使得原本舒畅的心情变得失落惆怅 。此时 , 笔锋一转 , 杜牧开始问起哪里有酒家 , 诗中的牧童随手指向了杏花村 , 一幅江南杏花春雨的情景就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2 , 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朝作轻寒暮作阴 , 愁中不觉已春深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的学者、诗人 , 为“岭南三大家”之一 。明朝灭亡后 , 清兵入关 , 屈大均从事于反清运动 。1683年 , 康熙统一台湾 , 屈大均对南明的活动彻底失望 , 于是选择隐居番禺 , 著书讲学 , 成为一代学者 。就在这一年清明节 , 屈大均写下了这一首《壬戌清明作》 , 表达自己对反清复明事业的失望 , 以及自己找不到归宿的悲怆之感 。
落花有泪因风雨 , 啼鸟无情自古今 。
故国江山徒梦寐 , 中华人物又销沉 。
龙蛇四海归无所 , 寒食年年怆客心 。
3 , 高菊卿: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 , 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 , 是中国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 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宗法、忠孝等道德情怀 。在清明节 , 必须进行扫墓 , 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但是此诗的作者正从清明节中看到了残酷的事实 , 写出了人的虚伪 。最后 , 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人生在世不过百年 , 死后是非谁知道 , 不如及时行乐 。诗的主题是悲观的、颓废的 , 但也是真实的 。
纸灰飞作白蝴蝶 , 泪血染成红杜鹃 。
日落狐狸眠冢上 , 夜归儿女笑灯前 。
人生有酒须当醉 , 一滴何曾到九泉 。
4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 , 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 , 秀野踏青来不定 。古代在清明前后写的诗词很多 , 但是写清明节热闹场面的却很少 。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给我们描绘一幅生动的江南的清明节踏春画面 。在词中 , 吴兴的男儿们竞渡龙舟、女子们飘荡秋千 , 热闹非常 , 直到暮色降临 , 人们还是不愿回家 。到了夜晚 , 万籁俱静 , 张先更显孤独 , 独自一人欣赏月色 , 看杨花飞舞 。
行云去后遥山暝 , 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 , 无数杨花过无影 。
-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对脚的描写?
-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背景 杜牧的诗的特点风格
- 十首描写菊花的诗词 写菊花的诗有哪些
- 花生的种子是什么?
- 10斤青鱼用多大的钩
- 关于花的成语 花的词语有哪些
- 春季多少度适合钓鲤鱼
- 激励人拼搏奋斗的诗句 形容努力的诗句
- 怎样制作简单的电鱼器
- 七星漂的万能钓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