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俎念啥 俎怎么读什么意思】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成语是“越俎代庖”这个成语 , 大家非常熟悉 ,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 , 使用的频率也非常高 。这个成语同样是来源于庄子 , 出自庄子的第一篇《逍遥游》当中 , 庄子为了表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人生理念 , 虚构出来很多故事 , 这个故事同样也是他虚构出来的 , 而且还是关于杨武娣的 。在故事里呀 , 庄子虚构了尧帝和许游的一段对话 , 许游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隐士 。就是隐居起来 ,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 , 故事里说 , 尧帝觉得许游很贤明 , 就想把天子的位置让给许攸 。有一天尧帝就出去找到许游 , 跟他说 , 你看太阳升起来了 , 月亮也升起来了 , 蜡烛的火光还有什么理由不熄灭呢?春天的甘霖降下来了 , 人们还用得着挑水灌溉吗?只要您坐在天子的位置上 , 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我跟您比起来呀 , 就好像蜡烛微弱的火光比起日月的光明 , 就好像一桶水比起春天的甘霖 , 我为什么还要白白占据着天子的位置的?许游一听就不干了 , 他回答尧帝说 , 现在天下已经被你治理得很好嘛 , 我还要代替你干什么 , 我是为了求个好名声吗?没有实实在在的作为 , 光要一个空明有什么用呢?你没看到山里的小鸟在树上做窝 , 只要一条树枝就够了 。小老鼠去河边喝水 , 不过喝满自己的肚子 。我过好自己的日子呀 , 就足够了 , 天下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厨师虽然没有把菜做好 , 负责祭祀的人也不会越过桌案去代替他的工作呀 。这几句话呀 , 很有哲理 。

文章插图
关于小鸟和老鼠这两句 , 庄子一书里的原文是交了潮于森林不过一枝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英国说家的小说亚历山大三部曲里面 , 有一个故事是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打到印度的时候 , 在当地部落首领的陪伴下去拜访过一群印度的哲人 。

文章插图
哲人的首领对他说 , 大王 , 你从西方打到东方 , 走了这么远的距离 , 但难道不是只有你现在两只脚踩到的地方才属于你吗?等你死的时候 , 全身躺下来也不过地方稍微大了那么一点儿而已 。你这么辛苦跋涉又有什么意义呢?小说里呀亚历山大大帝答复哲人说 。我从西方一路走来 , 不是为了征服 , 而是为了去探索这个世界 。

文章插图
其实 , 这两个故事揭示了同样一个哲理 。就是不管我们占有多少外国资源 , 最本质的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 , 探求什么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 而不要被外在的虚荣所累 , 遗失了自己 。说回成语本身“越俎代庖” , 原文是庖人虽不制庖 , 吃住不越尊祖而代之 , 里面提到了两种职业 , 一个是庖人就是厨师 。另一个是施助 , 是负责祭祀的人 , “尊”是祭祀的器皿 , “俎”是祭祀的桌案 , “俎”也有案板的意思 。另一个成语 , 人为刀俎 , 我为鱼肉 , 这里面的俎就是案板 。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 , 即便厨师没有把饭做好 , 但是负责祭祀的人也没有道理越过桌案去代替厨师做饭 。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告诫人们要各司其职 , 不要随便去插手 , 不属于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 当然 , 我们一定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本意 , 不是教人们各扫门前雪 , 不管他人瓦上霜 , 而意在说明权责的范围必须清晰 , 否则随便 , 越权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 对自己那也会带来伤害 。今天成语的故事 , 我就说到这儿了 , 下期我再接着讲讲有趣的成语故事 。
- “社在春分后,穷人愁上头”,俗语农谚预测年景,啥说法?
- 为啥叫北华大学 北华大学
- 有啥可卷的是什么意思
- “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节气有啥习俗?该如何进补?
- 烛光晚餐吃啥 烛光晚餐吃什么合适
- 黄晓明微博之夜刚上演“追妻火葬场”,baby这一举动啥意思?
- 菜刀啥牌子的质量最好 十大名牌菜刀
- 淘宝客通用计划可以设置几个?和自选计划有啥区别?
- 配眼镜啥样的镜框最好?
- 七夕情人节从啥时候开始兴起的?农村过情人节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