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简历个人资料 李白简介及人生经历

“李白”这个名字,据说是出自李白七岁那年,面对满园繁花似锦,吟出的“李花怒放一树白”一句 。李白的出生地没有确切的说法,一般认为绵州昌明为其故乡,也有人认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 。至于出身,后代认为的,李白为李世民族弟,或李建成后代的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
唯一可以确定的,那就是李白是个少年天才 。他10岁通读诸子百家著作,15岁观奇书,学剑术,18岁时就学仙人隐居,并跟着名师学习纵横术 。
24岁那年,踌躇满志的李白辞别亲友,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乘船远游 。青年李白,乘着船到了峨眉山,他看到峨眉山间吐出了半轮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随着江流摇曳 。第一次离开家人和亲友的李白,心头涌上了淡淡的哀愁,随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自此,李白的才情浸润了江山美景,一发不可收拾 。
出了三峡来到江陵,,李白离家越来越远了,对亲人的思念也越发浓厚 。怅然中,李白写下《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故乡的水啊,对我恋恋不舍,不远万里赶来送我 。写景之奇巧,想象之奇特,在山水的滋养中愈加丰盈 。
旅途中也有意外惊喜啊,李白在这里遇到了彼时年高德昭的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不仅道行高深,而且德高望重,文采飞扬 。他对李白非常欣赏,称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此次相遇,令意气风发,一心仗剑走天涯的李白对神仙般的生活愈加向往 。
次年,25岁的李白来到了洞庭,又出游金陵 。经过一年多的游历,李白的才华随江水奔腾,随山路越攀越高 。他一路写下《望天门山》、《长干行》、《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等千古名诗 。另外,此时的李白到处游历,也是希望结交朋友,得到引荐,登上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
又是一年的春天,李白从金陵出发,一路走到扬州,又历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然后又回到扬州 。据记载啊,这一路走来,豪爽的李白已经“散金三十万” 。回来后,李白突然病倒,无法继续行程 。不知是病中更易多愁善感,一向豪放不羁的李白,写下了感慨万千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
转眼已是开元十五年,27岁的李白养好了身体,继续游历 。不过,男大当婚,这一年,李白抽了个空,回乡与故乡许相的孙女结婚了 。
婚后的李白,并未因成家而停下脚步 。他依然四海为家,春至江夏,暮春又送孟浩然去扬州,并写下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至真至纯的友谊,很多时候也正是李白灵感的来源 。一路所见,锦绣江山入眼,处处是情思啊!
转眼间,我们的诗仙已是而立之年 。这人啊,一到而立之年,总会有种莫名的焦虑感 。此时的李白,已经成家,就此立业了 。这一年,因元丹丘的推荐,李白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写下《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诗中,李白写道:“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以孟尝君门客冯屁自比,坦诚寻求功名之意 。虽急于求取功名,但李白还是那个洒脱的李白,“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待我功成名就,我将拂衣而去,云游五湖四海三山 。
然而,李白此次求功名之路,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此后两年,似乎陷入了三十岁怪圈,李白在长安几近穷途失路 。怅然之下,李白作《行路难三首》,寄寓功业难求之意 。但即使在职场困境中无法找到出路,李白依然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一不小心,他又在《蜀道难》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沮丧:“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是不是像极了职场中怀才不遇的菜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