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作文,请回答?( 二 )


最好的读书就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最好的作文就是对世界和人生独到、深刻的认识 。
这是不广泛阅读,不借鉴他人所办不到的 。
诗圣杜甫尚且要“读书破万卷” 。
鲁迅写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从篇名到写作,都对外国同名小说有所借鉴 。
(果戈里)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曾这样写道:
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一八八三年顷,尼采也早借了苏鲁支(查拉图斯特拉)的嘴,说过“你们已经走了从虫豸到人的路,在你们里面还有许多份是虫豸 。你们做过猴子,到了现在,人还尤其猴子,无论比那一个猴子”的 。
鲁迅尚且借鉴,何况高考考生们!
引起阅卷老师注意,让他(她)眼前一亮,显然是需要个性、创造性而排斥平庸和简单的模仿的,而个性和创造性的坚实基础,只能来自于广泛的阅读借鉴 。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三个字:多读书 。
好学生的阅读,从来不会局限于课本 。
伟人们,那些人中龙凤们,在高考考生们那个年龄,阅读量都要比考生们大很多 。
并且,大量的阅读不止对语文有好处 。
大量阅读能够增强我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而文学读物可以让我们建立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这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和发明创造都需要的能力 。
【怎么写作文,请回答?】没有想象力的人是废物 。
在一部有名的南斯拉夫电影《桥》里面,连没人性的人渣——法西斯军官都在嘲笑没有想象力的人,朦朦胧胧记得他得意洋洋地说:“他们没有想象力,他们是屁股!”
说回一个最简单最直观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词汇,那些复杂微妙的思维,那些只可意会的意趣,那些光怪陆离的印象,是无法表达的 。
心里明白写不出,是由于词汇太贫乏 。
“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笔下有者为王 。
《生活在树上》很大程度上是从词汇胜出,第一句就来个“嚆矢”,给阅卷老师一个下马威,带给阅卷老师一份好奇心,并且还以权威“海德格尔”打头阵,阅卷老师心说:“这考生得有多聪明!”
有的人会说,“懂了,下次高考作文,开篇就名人权威生僻词语” 。
但是很遗憾地告诉你,下次高考你这样做,肯定得低分 。
为什么?
因为写作最反对套路,最反对简单模仿,而提倡独创 。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会抄”就是融会贯通而不是生搬硬套 。模仿借鉴,还要出之自我,如杜甫和鲁迅那样 。
杜甫除了说过“读书破万卷”,还说过“诗是吾家事”,他有他自己的主张 。
独创多么寂寞,可是有阅读可以为伴 。
契诃夫说过,“创新像猎狗一样追踪着作家”,其实,也追踪着高考学生 。
现在学校提倡素质教育,其中要培养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就是创新能力 。
我们抓紧点滴时间,大量广泛地阅读,最要防止成为“两脚书橱”——即不要只是把读过的书装进去,而是要消化,通过批判性的阅读,结合自我的观察思考,把别人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 。
而养成独立思考、批判能力也需要见多识广、集思广益 。
总之,读吧读吧,阅读一定会提高你的写作能力的 。
书面语和口语是两个系统,有的人由于不喜欢阅读,一辈子未能进入书面语系统 。
有的人一说到作文,总是强调多读多写 。其实,有了多读,写起来才容易,不多读成天死练,犹如在暗夜里摸索 。
那些伟大的作家作品,就是我们写作的指路人,光听老师的作文辅导,写作文容易流于程式化,流于平庸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