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教派:道教和佛教的区别( 二 )


8、道教斋期,守斋:除长斋外,各有定期 。道者可饮酒,以不醉为度,盖醉则酗酒;可食肉,故道厨称仙麟馆(示仙馔麟脯之意),然不得违禁 。譬之作清醮时,祈求清吉平安,首事之家或全区信众,咸宜斋戒,以表悃诚,上邀天鉴;若在此期内(自挂榜扬幡起至收幡撤榜止)食肉,则是违禁 。另有三厌,“天厌雁、地厌犬、水厌鳖及乌龟”,盖正义公理为道德之虔诚,自行规定初一、十五、或初九、十九、廿九或诸天神圣诞日斋戒者 。
9、教徒房禁,道教寡欲以“养精”,少食以“养气”,安睡以“养神”,保养“精、气、神”为长生久视不易之要诀 。修道者,旨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而已 。故养精、保精、炼精为必具之进程,房事有损于精,以是道家定有房禁 。道家炼己之基,以禁制色欲为上,少一点疏忽,全功尽弃,故修道人,视色欲为蛇蝎,拘之千里外 。
10、复礼传度,道教宫观分二种,一称小道院,有传经授法之义务;二曰十方丛林,即在各省所设的首庙,有传戒传度和任免道庙住持的特权,也有甄拨道士和处分教徒的权责 。
道士亦分记名出家及实行出家两种:记名出家者,可舍为小道院为徒,仍在家中读书教养,可不穿到装,如寄养于庙中者,成年后,需由庙中跳墙返家,然后可以婚娶;实行出家者,亦须择日后由人介绍诣小道院拜观主为师,于是观主为其“簪披”,意即初次传度,赠予道名,自此结发成髻,改穿道袍及白布高袜,云履青鞋,习字读经,洒扫炊事,担水负薪,无不服勤 。
【两大教派:道教和佛教的区别】如值十方丛林授戒之期,得由观主报名参加考试,并授较高之戒律,始得道士资格,称为复礼传度,如期考试优良,得获天字第一号者,必须留在道庙(十方丛林)学习大丛林一切规制,以备异日充为首庙执事或住持,其余则均发给衣、冠、戒牒,仍回小道院继续其修程 。火居道士除随师学习,不一定住庙里,其传道受戒一如前例,在家居士亦得仍之,唯其禁忌较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