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有很多的宗教,各个宗教之间的教义也是不一样的,而在我国就属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最为广泛了,民间的信仰其实很多时候都不管什么教义的,拜神基本都是有求于神的,你知道道教和佛教的区别是什么吗?本期道教文化为你解析 。
1、佛教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色亦空,无色亦空;“凡物之过程,成住环空,终归于空”,有亦是空,无亦是空;禅宗顿悟,只有悟空 。道教则是教人存有:天地有道,由无生有,“道生一”,即有一;“一生二”,即有二,“二生三”,即有三;“三生万物”,即有万物 。万物有生,自然因动而生变化,长生长化,而无止境;有则恒有,不会再返于无;天地有灵,灵亦永有;道为有根,则有道 。因此,佛门不言空而悟空,道门不悟有而言有 。
2、道教相信感应,主张修心炼性;佛教主张慈悲,修心明心见性;道教徒希望得道成仙,神仙是道教的最高人格表现;佛教徒希望涅盘成佛,极乐世界是佛教徒向往所在 。
3、道教采多神论,富强烈民族色彩,无末世论,是积极的宗教;
4、道教以宫、观、庙、府、殿、坛为道士、女冠祀神阐教之所,乾神称天尊、上帝、大帝、帝君、真君;坤神则称元君、母、后、妃、夫人;护法神称灵官、天君或元帅;瘟部神或保境神多称大王、千岁或王爷 。佛教以寺、庵、精舍、兰若为僧尼礼佛修持之所,礼拜对象为佛、菩萨、罗汉,护法为韦陀或伽蓝 。
5、道教信徒以传度或奏职为入教之阶,号称三清弟子;高道则称真人、先生、某某子或仙子,神职人员名为某某仙官或某某仙卿,用法名,但冠以本姓,以拱手为礼,仪轨称为斋醮,不尚血食之祭,修者功行圆满时称为飞升或羽化,家居时设神位及祖先位 。佛教信众以皈依为入教之梯,自称三宝弟子;高僧则称大和尚,出家男众曰比丘,女众曰比丘尼,在家男众曰优婆塞,女众曰优婆夷,出家人用法名,去本姓改姓释,以合十为礼,其教义称为佛七或法会,不拜神及祖先,功满则圆寂或涅盘 。
6、道教居士教徒之礼节,居士上坛,须着礼服,最后加冠 。加冠后,即一心事神,不可随便与人言语 。手中或执拂尘或执如意均可,勿须执笏;空手时,须左手捧太极置于胸前,右手捏指部下垂;下坛时,先脱帽,脱帽后便可言谈;着礼服时,概以拱手为礼,不与人握手 。
居士作揖以右手握拳,左手盖于右拳上,不合十,下起膝,上齐眉为一揖 。与人相见,一手持物时,则出一手,屈食指(含一气化三清之义)为礼,口称“无量观”、“无量天尊”、“慈悲”或善哉——善哉 。
古以四起八拜,今以三跪九呵为最高礼;有神之处,如庙内、坛上,须向长者拜礼时,请受礼者立于神龛之右,向神礼拜即可,通常以一礼(一次顿首拜)为限 。
道家以左手为敬手(楚人尚左,老子,楚人也),故以左边为大边 。上香,用左手插香于炉;跪时,右膝先屈,左膝后屈;起时,左膝先起,右膝后起,然双膝同时跪,同时起,亦可也 。
坤道女居士行礼,与乾道男居士同 。惟拜揖,下可齐膝,上则及颔可也,不必齐眉,态度仍须端庄严谨 。
执香朝拜之姿势:双手执清香放于胸前(不放于眉上或头顶之上),上拜举香不过眉,下拜必恭必敬而垂拱,形似天上半月 。空手朝拜之姿势:两手抱拱作揖,身躯需弯曲似天上半月 。
7、道教徒习诵之经典,学道之士,欲闻大道当先由诵经始 。诵经之时,端坐焚香,去愁凝神,净身净口,必敬必恭,奉诵朝真,默参面壁,知止方明造化,诚意始觉妙音,万缘离心,显守真悟明之妙,一经在手,具代天宣化之功,以是一字一句,功德万千,故复礼传度,端有授经的科仪 。道教经典可分为三部分:一类为奉诵之经,旨在宣扬真言;一类为默诵之经,旨在默识奥秘;一类为参诵之经,旨在参证玄理 。
- 道教文化详解:净明道的创建者是谁
- 带你了解成都道教文化
- 琐罗亚斯德教派别分为哪些
- 浅谈湖北道教文化
- 盘点道教不吃什么东西
- 解析:道教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解惑:道教是中国的吗?
- 道教派系之一,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哪儿
- 葛洪是谁,葛洪对道教文化有何贡献
- 揭秘:道教传说中的赤脚大仙是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