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自然之道” 。刘勰从天地万物都有文采 , 说到人必然有“文”;所有万物的文采 , 都不是人为的、外加的 , 而是客观事物自然形成的 。
第二部分从人类之“文”的起源 , 讲到孔子的集人类文化之大成 。人类文化起源于劳动 , 刘勰不可能认识到这点 , 而采用古代种种不可信的传说 , 这是他的局限 。对孔子的作用也评价太高 。
第三部分论“自然之道”和“圣”的关系 。刘勰认为 , 古代圣人是根据“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来写文章 , “自然之道”是通过古代圣人的文章得到阐明的 。只有这样的文章 , 才能起到鼓动天下的巨大作用 。
(一)
文的意义是很重大的 。它和天地一起开始 , 为什么这样说呢?从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 , 出现了两块圆玉似的日月 , 显示出天上光辉灿烂的景象;同时 , 一片锦绣似的山河 , 也展示了大地条理分明的地形 。这些都是自然规律产生的文采 。天上看到光辉的景象 , 地上看到绚丽的风光;天地确定了高和低的位置 , 构成了宇宙间的两种主体 。后来出现钟聚着聪明才智的人类 , 就和天地并称为“三才” 。人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 , 是天地的核心 。人都具有思想感情 , 从而产生出语言来;有了语言 , 就会有文章:这是自然的道理 。人以外其他事物 , 无论是动物或植物 , 也都有文采 。龙和凤以美丽的鳞羽 , 表现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动人的皮毛 , 而构成壮丽的雄姿 。云霞的彩色 , 比画师的点染还美妙;草木的花朵 , 也并不依靠匠人来加工 。这些都不是外加的装饰 , 而是它们本身自然形成的 。还有林木的孔窍因风而发出声响 , 好像竽瑟和鸣;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韵 , 好像磬钟齐奏 。所以 , 只要有形体就会有文采 , 有声音就会有节奏 。这些没有意识的东西 , 都有浓郁的文采;那么富有智慧的人 , 怎能没有文章呢?
(二)
人类文化的开端 , 始于宇宙起源的时候 。深刻地阐明这个微妙的道理 , 最早是《易经》中的卦象 。伏牺首先画了八卦 , 孔子最后写了《十翼》;而对《乾》、《坤》两卦 , 孔子特地写了《文言》 。可见言论必须有文采 , 这是宇宙的基本精神!至于黄河有龙献图 , 从而产生出八卦;洛水有龟献书 , 从而酝酿出“九畴”;还有玉版上刻了金字 , 绿简上写着红字等有实有华的东西出现 , 这些是谁主持的呢?也不过是自然之理罢了 。自从用鸟迹般的古字代替了结绳记事的办法 , 文字的作用便发挥起来 。神农、伏羲的事迹 , 记载在《三坟》里边;但是由于年代久远 , 那些文章就无法追究了 。唐尧、虞舜的时候 , 作品越来越多 。大舜作歌 , 已是抒写自己的情志了;伯益和后稷的建议 , 也下开章奏的风气 。夏朝兴起 , 事业宏伟 , 各种工作都上了轨道 , 受到歌颂 , 功德也更加巨大 。到了商代和周代 , 文章逐渐发展;由于《诗经》的影响所及 , 好作品逐日增新 。周文王被殷帝拘留的时候 , 写成了《易经》的《卦爻(yáo摇)辞》;它如玉石的花纹 , 含蓄而丰富;精确的内容 , 坚实而深刻 。后来周公多才多艺 , 继续文王的事业 , 他自己写诗 , 并辑录《周颂》 , 对各种作品进行修改润色 。到了孔子 , 继承过去的圣人 , 却又超过了他们 。他整理《六经》 , 正如在音乐上集各种乐器声音之大成似的 。他提炼自己的思想感情 , 写成美妙的文字;他的教化可以远及千里之外 , 他的道德学问可以流传到万代之后 。他写下天地间的光辉事物 , 启发了世人的聪明才智 。
-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碧桃天上栽和露赏析
- 破阵子辛弃疾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破阵子原文及翻译
- 咏柳原文翻译分享 咏柳宋曾巩翻译及赏析
- 尚书原文及译文赏析 尚书序原文及翻译
- 经典唐代古诗精选 登科后古诗赏析
-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之潼关 潼关古诗赏析
- 涨知识咏荆轲赏析 咏荆轲描写了哪几个场面
- 清明古诗赏析简短 清明诗词赏析
- 二十四节气古诗赏析 二十四节气诗歌大全
- 论语里仁篇翻译及赏析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