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诗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诗句赏析

人物简介【陆游的诗及译文及赏析 陆游诗句赏析】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 。南宋诗人,一生所写诗近万首,以及大量的词、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高 。他的诗前期多为爱国诗,批评投降主义,主张抗战杀敌,收复故土,统一中国,慷慨激昂,雄浑豪放;后期多为田园诗,清新雅丽,平淡自然,有“小太白”之称 。他少年时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
《冬夜读书示子聿》今天复习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原文如下: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大意是:古时候的人,读书学习,大都是不遗余力,没有一点保留,终身为之奋斗 。往往是青少年时代开始努力,昼夜苦读,日积月累,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毕竟是肤浅有限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 。要真正深入、透彻的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去践行,方能学有所成 。
这首诗是陆游七十四岁那年在山阴写给小儿子陆聿的,此时陆聿二十一岁,正值“少壮” 。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于书房,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 。窗外,北风呼啸,冷气逼人,陆游在静寂的夜里,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踊跃的情感,写下了这首哲理诗并满怀深情地送给了小儿子子聿 。
陆游这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一首教子诗,陆游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人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 。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不仅暗含了一个老父亲对儿子的敦敦教诲,也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 。短短的四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
纵观全诗,通过写陆游对小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我们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陆游告诫儿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负韶华,应在年轻力壮时下苦功夫;同时不能仅以书本知识为满足,而应更加注重身体力行 。这首诗不仅包含一个一生沧桑的老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其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时光,趁着年轻努力学习并坚持不懈 。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死读书 。
最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绝对是千古名句,千百年都被很多文人尊为座右铭 。而且,我们的伟人也非常尊崇这两句话,常常引用,并提出了实践出真知,指出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完善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可以说,不管老幼男女,这两句至理名言,对于引导我们走好每一步人生道路,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做好了终生受益!
2021年7月17号
《游山西村》今天复习陆游的《游山西村》,原文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
这首诗的大意是:腊月里,正是农闲季节,农家人都喜欢在此时酿酒,虽然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但请不要见笑 。正赶上丰收的好年景,农家人都十分热情好客,待客的菜肴非常丰盛,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重峦叠嶂,水流曲折,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正担心无路可走 。忽然,只见前面一片花红柳绿,眼前又出现了一个小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 。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至今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有这样日子,可以有空闲乘着大好月色,出外游玩 。我一定会拄着拐杖,随时前来,半夜敲你的家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