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高直挺拔,中空有节,四季常青,被人们认为是高雅、谦虚、刚直、有节的代表植物,加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烘托,竹子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重要的意义 。历代文人常以咏竹明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10首最优美的咏竹诗 。
1.《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杜甫流落四川时,接到四川节度使严武的信,让他去当差 。杜甫本来要回成都草堂,接到信后十分高兴,就改道去了严武府上 。严武的宅中,种有绿竹、新松 。于是,杜甫就写下了《严郑公宅同咏竹》和《严郑公阶下新松》两首诗,以此明志,希望得到严武的重用 。箨,指笋壳 。竹子刚破壳,竹梢刚过墙 。竹色映照在书套上,竹阴下酒杯变得也清凉 。细雨过后,绿竹洁净,微风吹来,淡香袭人 。只要不剪伐,很快就能与云齐了 。看来,杜甫把自己比作竹子,希望得到重用,如此便能很快做出一番事业 。看到此处,大家可能感到杜甫对竹子是很有感情的 。其实,就在严武给杜甫写信前,杜甫还不知道去哪里找事儿干,因此,正忿忿不平,牢骚满腹,埋怨得不到重用 。他的成都草堂前,新种了几棵松树,原来还种着不少竹子 。所以,杜甫就写下了著名的两句诗: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并把这首诗寄给了严武 。后来,杜甫在严武宅中又自比竹子,总感觉有点儿打自己脸啊 。
2.《咏竹》 宋 王安石
人怜直节生来瘦,
自许高材老更刚 。
曾与蒿藜同雨露,
终随松柏到冰霜 。
王荆公的诗总是与众不同 。人们怜惜竹子,有气节但很瘦弱,本是高才,老而弥坚 。曾经与其他杂草一同接受过雨露的滋润,但也能够像松柏一样傲对冰霜 。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反向对比,描写了竹子的独特气节,展现了作者卓尔不群的特质和不向困难低头的抱负,气场十分强大 。
3.《于潜僧绿筠轩》 宋 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苏轼爱竹子,这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堪称千古名句,使竹子的君子之风不可驳斥 。这也是一个典故 。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字子猷,爱竹如命 。有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去借宿,朋友家没有种竹子,王徽之命家仆移植竹子来 。朋友说:你就住一晚上,还种什么竹子啊 。王徽之却说:竹子是君子,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所以,不可居无竹,便是君子爱竹的雅事 。苏轼本来也爱好美食,什么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豆腐等等,很多 。但是,与它们相比,竹子却是排名更靠前的 。竹子是精神方面的代表,这也就是说,苏东坡把美德和气节放在了物质享受的前面,宁可失去吃肉的机会,也不能失去志气 。这大概是苏东坡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吧 。
4.《咏竹》 宋 徐庭筠
不论台阁与山林,
爱尔岂惟千亩阴 。
未出土时先有节,
便凌云去也无心 。
葛陂始与龙俱化,
嶰谷聊同凤一吟 。
月朗风清良夜永,
可怜王子独知音 。
竹子可在庭院生长,也可在山林出现,其阴凉深受人们喜爱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 。作者最喜爱的是:竹子尚未出土,还是婴儿笋的时候就有节;而等他长到凌云之时,依旧虚心 。作者运用“未出”即“有节”、“凌云”却“无心”这两组对比,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道出了竹子的气质,堪称对竹子君子之风最准确的诗句 。笔者也是非常欣赏这一联诗 。
- 欣赏孟浩然最有名的十首诗 孟浩然的诗有哪些
- 最经典的10首梅花诗 梅花的古诗有哪些
- 李清照最好的诗词之如梦令 如梦令李清照赏析
- 盘点陶渊明最有名的10首诗 陶渊明最有名的诗是哪一首
- 薯干怎么做的
- 推荐苏轼的古诗之赤壁怀古赏析 赤壁怀古苏轼原文及翻译
- 四叶草项链的寓意
- 一二年级贺知章的古诗赏析 咏柳唐贺知章的古诗怎么写
- 适合室内养的花
- 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团夜什么时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