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唐诗人里,常建的诗多不被后人注意,现在流传下来的诗也不多,只有57首,甚至他的籍贯、字号均已不可考 。但据历史记载,至少在山水诗一路,盛唐是有“王孟储常”并称的说法的,可见,常建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是有相抗衡的诗歌创作能力和水平的 。今天就来说说他的诗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诗的代表作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之所以有名气,原因是其中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样经典的句子意境幽古,禅意通透 。这一句因为太知名,以至于很多人知道这两句却不知道它出自于常建的诗,常建的籍贯据说是邢州(就是现在的河北邢台,这个论断根据墓碑记载而来,但似乎墓碑的考古论证也并不严谨,《唐才子传》说他是长安人,但《唐才子传》只是小说,却不是史书 。好在这不是重点,我们暂时就认他是邢州人),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常建长期仕途不得意,只身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来移家隐居鄂渚 。天宝中期,曾任盱眙尉 。
从诗人简介可以看出,常建当过一段时间极低职位的小官,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历山水,或许正是不汲汲于名利,或许是交游不多,因此,他渐渐成了湮灭于历史的一位诗人,这或许是他连生平资料都欠缺的原因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如下: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一说“竹”,一说“一”)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
全诗基本近于白话,说是律诗,偏偏三四句又不对偶,说是古诗,其余又合乎诗律,这该算是一首介于古诗和律诗之间的诗,或者说是用律诗手法写的古诗 。诗意也简单:清晨,我走进这古老的寺院,旭日初升,高高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的小路弯弯通向幽深处,寺内禅房前后花木繁茂森然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心地空明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下来了,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
“破山”并不是破败的山,而是确有其山,在现在的江苏常熟 。寺,指的是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而成的,到了唐代,兴福寺已经算是古寺了,所以诗人说“古寺” 。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诗人清晨登山入寺,显然是专程来游寺院的,一大早就出发了,清早的太阳照在高高的树林之上,这里的“高”,有两个意思,一是地理位置上的高,寺在山上,树林掩映之中;一是对寺庙禅院的赞颂,因为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地方为“丛林”,这里说“高”林,显然意含称颂礼赞的意思 。
(禅房花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里的“曲径”,有的版本说是“竹径”,有的说是“一径”,都说得通,各有其妙 。沿着曲折婉转的道路,诗人终于来到了一个幽静的所在,看到了被花木遮挡的禅房 。花丛树林深处,一所幽静的禅房,这本身就有十足的禅意了 。这一句是本诗的名句,常常在各种书画展览中看到写画这一句的书法、绘画作品 。这样的描述把人真正带到了禅院的环境之中,真正经历过这样的环境的人,在眼前风景呈现时,涌上脑海的也多半是这一句,写景如在眼前啊,后人评此诗常说“造意”,指的就是这两句!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在这样的美丽风光之下,似乎鸟儿都格外的欢快,诗人走到清清的潭水跟前,望着水中自己的倒影,觉得自己心中所有的烦恼、一切的世俗杂念都一扫而空了,诗人顿时觉得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
- 雨后水涨了,钓鱼行吗?
- “五星连珠”将上演,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发生后会有什么现象?
- 和女朋友分手后。很久没办法释怀,前女友对你非常冷漠怎么办呢?
- 俗语“门前坟,房后水”,不能一概而论,我们用心便能体会其深意 房子后面有条河,风水上什么讲?
- 怎么炒土豆丝
- 油表亮灯后表针还显示有油
- 冬天热车正确方法
- 富士苹果年后价格如何?
- 网传曾经的歌坛天后,17年换18个男朋友,40岁的萧亚轩还能回归吗?
- 是你是你是你身后的青春都是你什么歌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