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穿越回去的母亲,如果她真的想有个出息的女儿,那么现在她有了重生的机会,为什么没有将计就计和沈光林在一起,去追求自己所认为的更美好的未来?
或许你要说,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啊!但是,任何事实逻辑是用爱就能解释清楚的吗?反正我看到的,是一个前后思想严重不统一的母亲形象 。
爱如果能解释所有的问题,为何家人之间还会互相伤害?
是的,我很感动,女儿为使母亲高兴,不惜撮合她和沈光林哪怕牺牲自己的出生,而母亲为了女儿,彻底放弃重来的机会还对她说“你怎知我不快乐”,如此一来,母爱被烘托到极致,让观众哭到眩晕,电影拍得真的很成功 。可是,难道这样,母亲的质疑就不存在了吗?2001年的母女之间的矛盾就不存在了吗?
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对她说“你什么时候能让我长一回脸”;再来一次,她还是会在一个假的庆功宴上出洋相,被死对头笑话;再来一次,她还是那个衣着朴素、头发灰白的中年妇女 。
如果,一个母亲真的只希望自己的女儿“只要健康快乐”就好,会出现电影开头的那些违和的对白跟场景吗?
而穿越过去所作的一切,也并没有真正地在解决一开场的问题,可为什么我们都很感动,忘记追究这个逻辑事实了呢?
——是现实中母亲的死亡,促成了这一切 。
人死了,就什么都不必计较追究 。从前矛盾的种种,都因为这个人的离去,变成了活着的人的不是 。
“早知道她会这样早的离开,我为什么不能听她的?”
也就是说——在现实里,母女俩都只能停留在电影的开场 。那里才是一切的起点和终点;在那里,母亲对女儿依然是失望的,哪怕她真的爱着女儿;在那里,女儿对母亲望女成凤的心事依然是委屈的,哪怕她也爱着母亲 。
就因为人没了,活着的人愿意牺牲所有只换一次重来;但人都没了,如何重来 。
所以我说,贾玲这部电影拍的是失去,是忏悔,是孤独,是无可奈何,但它永远不会给正处于母女、父子或任何家庭矛盾关系里的人以启迪 。
——即便我们走出电影院的那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说,今天开始要加倍疼爱、理解父母,但在现实生活里,兑现承诺者亦寥寥 。
事实上,直到电影结束,这对母女也没有完成真正意义的和解,我看到的,就是贾玲面对母亲的死亡,单方面地愿意牺牲一切让她开心 。
“妈,你别走”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只要你不走,你说什么我都可以 。
《你好,李焕英》注定是贾玲献给已经死去的母亲的一份纪念,它只用来实现贾玲与自己的和解 。正如她自己接受采访时所说,“要是不成功,我妈没了,不用看着糟心,可现在这么成功,我妈没了,她看不到我真的很难过 。”
情绪是一时的冲动,思考是一世的良药 。爱,终究不是万能 。
论情绪感染,这片大获全胜;论艺术价值,你我心里有数 。
让那时光慢慢走
留在花开的时候
那我就说一下吧,电影还在拍摄的时候,贾玲带着主创人员进行宣传,当时就有人质疑贾玲在“消费”自己的母亲 。小品说完还不够,还要在拍成电影要再说一遍,他们说我们想妈妈出钱,贾玲想妈妈赚钱,其实我很理解贾玲的想法,她并不是为了成为导演而去讲述自己母亲的故事,而是想讲述母亲的故事成为了导演 。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品,都寄托了贾玲对母亲的思念 。让母亲成为全厂第一个买电视的人,给她介绍条件更好的对象,谢些都是来源于贾玲心底的遗憾 。她觉得她自己没有什么出息,于是穿越后的贾玲,遇到了年轻的李焕英,想让她过上另一种生活 。
- 农村俗语:房上加房,家破人亡。是什么意思呢? 房子加层风水好不好
- 农历6月12日出生是什么星座
- 望岳全文内容和翻译 会当凌绝顶是什么意思
- 发行市盈率是什么意思
- 货币基金是什么
- 忆江南原文赏析和解释 日出江花红似火全诗是什么
- 太极图的真谛是什么?
- 痘痘里的白色颗粒是什么东西
-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 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是什么 元宵节的由来和寓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