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落的榆罔及其氏族部落到哪里去了?《史略循蜚记》载:“榆罔名参卢,居空桑 。尤居之,乃封榆罔于路 。路,露也 。”就是说,榆罔被蚩尤打败,原来的居地被蚩尤占了,流落到“路”这个地方,黄帝轩辕氏便卖了顺水个人情,“乃封榆罔于路”,“路”也叫做“露” 。《路史》也有类似的记载:黄帝轩辕氏封炎帝神农氏的后裔“参卢于潞,守其先茔,以奉神农之祀 。”
我们假定这个“路”或“露”指的就是以露岭为中心的潞水镇,这些记载也就暗示着衰落了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在榆罔的领导下,已经南迁到湖南茶陵这个地方了 。至于说黄帝轩辕氏封榆罔于潞水的露岭,似乎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顺水人情 。
《帝王世纪》载:(神农氏)“有圣德,继无怀氏之后,以火承木,住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 。都于陈,作五弦琴,始教天下种谷,故人号曰神农氏 。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 。一曰魁隗氏 。是为农皇,或曰炎帝 。时诸侯夙沙氏叛,不用帝命,箕文谏而杀之 。炎帝退而修德 。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炎帝 。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 。”看来,炎帝神农氏南迁途中,还有过勤修内政的努力,并取得了招抚夙沙氏这个氏族部落的重大外交成果,而向南迁徙的路线,则是由北方的姜水流域(今陕西宝鸡市附近)迁至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即“陈”这个地方),向东迁徙的方向则是由河南开封附近迁至今山东省的曲阜(即“营都于鲁曲阜”) 。
这样的迁徙并不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的终结 。《水经·漻水注》说:漻水西经历乡,“水南有重山,即烈山也 。山下有一穴,父老传云,是神农所生处也,故礼谓之烈山氏 。水北有九井,《书》所谓:‘神农即诞,九井自穿’,谓斯水也 。”历乡即湖北省随县的历乡,这个记载说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又由河南省南迁到了湖北省 。《管子·轻重》云:“神农种五谷于淇田之阳”,这个“淇田”据说就是今湖南省宜章县的骑田岭 。又王应章在《嘉禾县学记》中解释嘉禾县得名的原因时说:“嘉禾,故禾仓也,炎帝之世,天降嘉种,神农拾之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后以置县,徇其实曰嘉禾县 。”又《衡湘传闻》中说:神农氏之裔“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之来山” 。《明一统志》说:“耒水出郴州之来山” 。这些记载又说明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又由湖北省继续南迁到了湖南省 。今湖南的宜章、郴州、嘉禾、耒阳、安仁、茶陵、炎陵诸县多炎帝神农氏的遗迹和传说,大概就是因为这样而来的 。这大概也是榆罔氏之所以到潞水的原因 。
据文献资料记载,湖南境内似乎应该是这个氏族部落南迁的最后一站 。其原因,据何光岳先生考证,大概是这样的:南迁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历经唐、尧、夏、商数代,都处于南方江汉流域之间 。到周初,黄帝轩辕氏部落的姬姓周朝势力向南方渗透扩张到了江汉流域,并将其亲族随、唐、蓼、蒋、聃、曾等侯国分封到这里 。这样,原来迁徙到这里的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的生存便受到了周朝威胁,因此,不得不继续南迁到湖南境内了 。
文章写到这里,已经回答了第二个问题,这也就是炎帝神农氏氏族部落南迁的原因和路线的问题 。但与此有关的其它几个问题仍然有交代的必要 。
第一、这个氏族部落南迁的过程中,有过什么重大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活动呢?从文献资料的记载来看,这个氏族部落在历史上标志性的文化成就就是农耕技术的发明和推广 。因此,可以肯定,把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技术推广到南方,这是这个氏族部落的南迁过程中的重大或主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上活动之一 。其它如医药文化的创制、商业文化的创制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无须赘述 。
- 客厅电视墙贴墙纸好,还是贴画好呢?
- 沙发墙挂字好不好,有哪些风水讲究 沙发后墙上放字匾在风水上会怎样呢
- 墙壁装修过后一块一块呀掉下来怎么回事
- 国庆礼宾车上有谁 国庆礼宾车上都有哪些家属代表?
- 欧式风格的电视背景墙如何设计?
- 世界上有哪些长得恐怖的生物?
- 我想问下有哪些不含甲醛的墙、地固产品,环保的那种,求推荐?
- 最新网上靠谱的赚钱项目 网上有什么好项目赚钱
- 一物生来力量强大一动物 一物生来力量强 动物
- 电视墙大白墙好不好 电视套白色风水好不好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